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文化里的春天

中国人对一年四季的明辨,大约于西周后期逐渐清晰,而在夏商时期,则只有春与秋的区分。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分析,甲骨文里只有春、秋两字,以及早期先民对岁时季节感受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描述,似可确证。

日期:2025-02-07

以勇当排头兵的精神推动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吹响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

日期:2025-02-06

以改革之“钥”解难题 以创新之“力”开新局

山一程、水一程。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奋进脚步永不停歇,时间悄然来到乙巳蛇年。

日期:2025-02-06

落子“改革创新”,山东作何考量?

2025年新年伊始,横空出世的DeepSeek震撼全球科技领域,它带来的创新与变革的力量正在惊艳全世界。

日期:2025-02-06

做好“四个方面”,看山东改革创新的“方法论”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是总书记对山东的深切勉励和殷切期望,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战略指引,更是山东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

日期:2025-02-06

山东“新春第一会”这几个关键词被多次提及

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吹响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集结号,动员全省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当好进...

日期:2025-02-06

山东“新春第一会”有何看头?思维导图来了

2月5日,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有何看头?一张思维导图带你速览。

日期:2025-02-06

跟山东“新春第一会”学改革方法

中国有句俗语,叫作“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意思是做事时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游刃有余、获得成功。

日期:2025-02-06

从巴山夜雨到蓝岭月光

作为晚唐最伟大的诗人,李商隐让历代的译者着迷。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从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美国诗人宾纳、英国汉学家葛瑞汉、华人学者刘若愚到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以及近年来的美国译者罗伯茨、柯夏智等,都陆...

日期:2025-02-06

开年鼓劲 总书记那些点睛用典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积跬步以至千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每逢岁末年初,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发表重要讲话,为大家送祝福、鼓干劲。在这些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时常引经据典、援古论...

日期:2025-02-05

孔子博物馆完成春节假期开放工作

甲辰辞岁,乙巳迎新。2025年春节假期,孔子博物馆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为观众奉上了精彩纷呈的新春盛宴。节日期间,孔子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90387人,再创春节假期接待量新高!

日期:2025-02-05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感受中华精神力量

当古典神话与现代动画激情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哪吒之魔童闹海》给出了惊艳答案。该影片在春节档强势吸睛,票房一路飘红,更在数字媒介语境下构建起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的对话场域,展现出文化基因在现代化...

日期:2025-02-05

春节的当代价值将进一步彰显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以下简称“春节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日期:2025-02-05

和气致祥 和实生物 和合共生

先农坛庆成宫,北京中轴线上的一颗明珠。这是去年中轴线申遗成功后首个焕新亮相的古建筑群。

日期:2025-02-05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几千年形成的过节的文化传统,是凝聚中华民族、中国人、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他多次在春节前夕走进...

日期:2025-02-05

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

历添新岁,春满山河。乙巳春节,神州大地人潮如织,消费市场人气旺盛。假日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尽显生机与活力。

日期:2025-02-05

山东改革,蛇年再启新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改革发展寄予厚望,每到改革的关键节点都为山东把脉定向、指路引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要求山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为山东纵深推进...

日期:2025-02-05

新春佳节里,藏着这些中华民族“精神密码”

新春至,年味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团圆、勤劳、和谐等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取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体现。

日期:2025-02-04

大年初七,更新自己

今天是大年初七,传说是人类的诞辰日,民间把这天叫做“人日节”或“人胜节”。

日期:2025-02-04

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传递喜庆节日氛围

精彩纷呈的中国民俗文化展、古韵悠扬的传统乐器演奏、热闹欢腾的“欢乐春节”活动……蛇年新春,全球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春节庆祝活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传递喜庆与欢腾的节日氛围。

日期:2025-02-04

金蛇献瑞 万象启新——世界在春节中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各类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上演。从“中国年”到“世界年”,春节这一古老又长青的节日,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非遗瑰宝和共庆共享的全球盛事,让各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

日期:2025-02-04

欢歌笑语共庆中国年——世界多地欢度春节

在中国农历蛇年到来之际,丰富多彩的春节庆祝活动在全球各地举办,多国民众在了解中国春节文化的同时,享受迎接新春佳节的欢乐。

日期:2025-02-03

被偏爱的“立春”

四时轮替以“春”为首,万象更新以“春”为始,春之始谓“立春”。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是冬季结束的标志,是春季来临的序曲,是万物复苏的号角,是四季轮回的起点。

日期:2025-02-03

在古城古巷感受文化脉动

日期:2025-02-03

把春节的仪式感氛围感拉满

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龙年奉献给世界的文化礼物,对于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来说,显然具有特别的意味。蛇年春节如何过得喜庆热闹、如何更加彰显春节的价值等,是我们作为申遗、履约的主体需要认真思考的。

日期:2025-01-29

我们的春节:家国、生命与信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常称为元正、岁旦。关于它的起源,有“腊祭说”“巫术仪式说”“鬼节说”等不同说法。历史上的“春节”,主要是指立春节气。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春节”则...

日期:2025-01-29

感悟新年的味道

年味,一个难以言喻却蕴含着深厚情感记忆与精神文化的词汇,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诠释。它既是个性化的感受,又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情怀,是具象感官体验与抽象心理升华的完美融合。

日期:2025-01-28

蛇年话“蛇”

岁月更迭,灵蛇将至。在我国,蛇文化源远流长,从图腾崇拜到民间习俗、从神话传说到艺术演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与情感寄托。随着蛇年春节的临近,记者采访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一同探寻蛇文化的历史底...

日期:2025-01-27

窗花一贴,年味就来了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一张红纸、一把剪刀,福字祥瑞跃然纸上,鲜艳喜庆的窗花一贴,马上就有了过年的感觉。没错,每逢春节贴窗花,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习俗之一。   在齐鲁大地上,窗花这一艺术如同春...

日期:2025-01-27

年味的变与不变

当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熟悉的旋律又响起,当“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再次开启、村口的凝望终于迎来团圆时刻,年来了。

日期:2025-01-27

中国年,世界节!春节何以得到世界的认同和欣赏

日前,春节申遗成功,作为“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从“中国年”到“世界节”的传播和认同,反映了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影...

日期:2025-01-27

春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

得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多少年的希望成为现实,我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日期:2025-01-27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中国孔子基金会 乙巳蛇年新春致辞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孟子研究院,向关心支持儒学事业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日期:2025-01-28

春节:中华文明的活态传承方式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日期:2025-01-26

名家解惑︱刘强:在现代社会中践行传统伦理

我以为,读经典应该具备三种能力:一是想象力。北宋大儒程颐提出了一个“方便法门”,他说:“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

日期:2025-01-26

“欢乐春节”在世界多地绽放华彩

近日,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柏林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的2025蛇年“欢乐春节”新春庆典晚会暨春节招待会在柏林红色市政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是“欢乐春节”文化品牌活动第11次在柏林市政厅精彩亮相...

日期:2025-01-26

挑起大梁走在前——改革开放,勇闯新路!

省两会刚结束,2025年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已然清晰铺展。任务明确,政策利好,但前路绝非一片坦途。挑起大梁走在前,越往前走,未知的困难越多、挑战越大。怎么办?唯有改革开放,勇闯新路!

日期:2025-01-26

春节: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辞旧迎新,乙巳蛇年春节就要到了。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

日期:2025-01-26

绘本里的中国年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爷、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大年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些都是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翻开一册册春节主题原创绘本,不变的年俗,却在画家笔下呈现出不一样的年味。

日期:2025-01-26

让世界感受春节文化的魅力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龙年岁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春节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欣赏与品味的节日。蛇年岁首,我们将与世界一道欢庆作为人类非遗的春节

日期:2025-01-26

首个“非遗版”春节,咱这么过

去年底,“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今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

日期:2025-01-26

全文来了!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是山东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山东工作进一步明确总定位、新要求,赋予我们“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为山东发展指明前进...

日期:2025-01-25

挑起大梁走在前——干字当头 奋勇争先

壮志绘宏图,实干谱新篇。2025年山东省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落下帷幕!

日期:2025-01-25

过春节 学《论语》|中华经典传习·《论语》读写接力大会第三季(第1期)邀您参与

经典的意义,是它身上散发着思想的光芒,时刻融入并指导我们的生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论语》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原典。它承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深邃思想,汇聚了无数古人对人生、社会...

日期:2025-01-25

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月24日下午在济南胜利闭幕。

日期:2025-01-24

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近日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背景,梳理春节的...

日期:2025-01-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1月19日至23日在济南召开。

日期:2025-01-24

儒音绕梁 奏响经典和鸣——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成果展演侧记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1月18日-22日,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成果展演成功举行。此次展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五湖四海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因儒家经典的独特魅力汇聚于此,共同谱写文化交流的...

日期:2025-01-24

喜报 | 孔子研究院获三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2024年12月,孔子研究院学术团队申报的“儒家早期重要思想和文献研究”项目,被立为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专项项目。该项目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标准和管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

日期:2025-01-24

王杰:春节申遗成功有何重要意义?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日期: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