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孔子博物馆完成春节假期开放工作

来源:孔子博物馆作者:刘润秋 2025-02-05 17:43

  甲辰辞岁,乙巳迎新。2025年春节假期,孔子博物馆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为观众奉上了精彩纷呈的新春盛宴。节日期间,孔子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90387人,再创春节假期接待量新高!

  强化责任担当

  筑牢安全服务屏障

  为保障春节期间场馆安全有序运行,孔子博物馆节前组织全馆安全大检查,重点排查消防、电力、文物库房等关键区域,确保隐患清零。

  假期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增派安保力量,用好智能监控设备,实行“分时段客流管控”,确保观众参观安全有序。

  保障服务效能

  提升观众体验满意度

  孔子博物馆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打造“有温度的文化殿堂”。假期期间,孔子博物馆“子约”志愿服务团队、“红领巾”讲解员、大学生志愿者联手开展前台咨询、观众引导、志愿公益讲解等服务工作,累计服务观众逾万人,累计服务时长达420小时,赢得了广泛赞誉。

  融合传统与创新

  做强“黄河大集”文化品牌

  春节期间,孔子博物馆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黄河大集”非遗文化盛宴,为传统年俗注入千年文脉的厚重与活力。活动包括非遗技艺展示、非遗美食体验、非遗演艺展演等,集合了尼山砚、楷木雕、大庄绢花、新春龙灯、“明制汉婚”、传统曲艺演出等30余项黄河沿线非遗瑰宝,通过“孔博过大年”直播活动,在文旅慢直播、人民日报视界、抖音、快手等主流媒体平台共吸引观众1417万人次,让观众在红火年味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温度,感受匠人精神的传承。

  擦亮“孔子课堂”社教品牌

  彰显文化传承活力

  春节期间,孔子博物馆组织开展公益社教活动66场/次,服务观众1265人。通过“孔子密码”“雕版迎春”“食礼和德”等主题研学课程,带领观众探索孔子文化,体验传统非遗技艺,满足不同家庭亲子研学需求。

  “儒风书韵”、《论语》创意描红、雕版印刷、刺绣体验等常态化体验项目,让观众体验古代书籍的装帧制作,在笔墨书写中感悟经典,为新春假期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精准定位观众需求

  特色展陈释放浓浓“年味”

  春节期间,孔子博物馆共推出7个展览,尤其是《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商周十供特展》两大特色展览广受好评。《时和岁丰——孔府过大年文物展》通过展示孔府的年节习俗,将千年孔府的赫赫巍巍与诗礼传家的优良家风深度推广,同时也蕴含着中华儿女辞旧迎新、祭祖敬神、合家团圆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商周十供特展》以“商周十供”为核心展品,辅之以历代祭孔礼器、档案古籍及其他孔府旧藏相关文物,深刻解读“商周十供”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展现传统礼制文化的深刻影响。

  礼乐展演持续发力

  春节演出好评不断

  春节假期,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累计演出24场次,服务观众3000余人。礼乐展演以古琴、编钟、编磬等中国传统乐器为主,在演出活动现场,钟磬齐奏、古乐悠扬,在《鹿鸣》《凤求凰》《清平乐》等传统曲目基础上,还增加有《幸福中国一起走》等经典曲目,演职人员通过与观众频繁互动,让观众在琴瑟之美、管弦之律中,深度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新春余韵渐远,文化滋养长存。乙巳春节假期,孔子博物馆以文物为媒,让传统“活”在当下,让文化浸润人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