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汇聚起破浪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3月5日清晨的北京,朝霞满天,气象万千。8时20分许,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陆续抵达天安门广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代表走下车,整了整胸前的红色出席证。

日期:2025-03-06

塑造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山东考察,2024年5月再次深入山东调研,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山...

日期:2025-03-06

一图速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5-03-05

春潮澎湃起 扬帆正当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侧记

三月的北京,春潮涌动。人民大会堂,再次迎来民主团结的盛会。

日期:2025-03-05

春潮澎湃启新程——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

看!性急的春花已经绽放;听!出巢的鹊鸟欢唱不停!

日期:2025-03-05

“十四五”收官之年!2025全国两会看点前瞻

日期:2025-03-04

孔子博物馆举办《齐鲁音乐文化的考古学阐释》系列学术讲座

2月26日至3月2日,孔子博物馆“诗礼讲堂”举办《齐鲁音乐文化的考古学阐释》系列专题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邀请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原研究员温增源先生主讲。孔子博物馆全体专业技术人员、曲阜师范大学及济宁学...

日期:2025-03-05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 会期7天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日期:2025-03-04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成立 推选林武为团长

3月3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在住地举行建团会议,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日期:2025-03-04

干字当头勇挑大梁,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3月的北京,春和景明,万物勃发。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住鲁代表委员意气风发,从齐鲁大地来到祖国首都,共赴春天的盛会。

日期:2025-03-04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进发

又一个新春,全国两会万众瞩目,大幕将启。又一次会聚,代表委员肩负重托,共商国是。

日期:2025-03-04

凝聚广泛共识 汇聚强大合力——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

在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日期:2025-03-04

喜报!孔子博物馆《馆校共建“孔子课堂” 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入选2025年全省博物馆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2月24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2025年全省博物馆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入选名单的通知》(鲁文旅博﹝2025﹞1号),孔子博物馆《馆校共建“孔子课堂” 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成功入选。

日期:2025-03-03

奋进的春天丨文以化之 文以铸之

近日,“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来到古都西安,外国游客在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体验糖画、漆扇等非遗互动和汉服变装 ;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高涨,不仅票房接连创造新纪录,也点燃了四川...

日期:2025-03-03

汇聚众智谋良策 同心筑梦谱新篇

人勤春来早,奋进新征程。迎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再次相聚首都,共商国是。

日期:2025-03-03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确定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力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聚焦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拟于2025年6月中下旬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

日期:2025-02-28

于晓明会见深圳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

2月28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于晓明在济南会见到访的深圳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一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

日期:2025-03-01

《蔚然悟语》新书发布会暨尼山讲堂特别活动成功举办

2月28日,《蔚然悟语》新书发布会暨尼山讲堂特别活动在山东文教大厦成功举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皓,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泰山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谢申祥,著名...

日期:2025-03-02

齐鲁访学驻研计划 | 布兰科·巴隆教授的东方文化探寻之行

2月6日,春风和煦,克罗地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克罗地亚萨格勒布ALGEBRA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布兰科·巴隆(Branko Balon),怀揣着对东方文化的深厚兴趣与热切期待,作为“齐鲁访学驻研计划”的首位访问学者,踏...

日期:2025-03-01

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一期“人工智能时代的文明交流、创新与人类和平发展”举行

2月28日上午,山东大学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一期暨儒家文明论坛第113期在中心校区举办。克罗地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克罗地亚萨格勒布ALGEBRA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布兰科·巴隆应邀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文明交流、...

日期:2025-03-01

二月二,这么做更有精神头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素有剃头的习俗,正所谓“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事实上,二月二更是中医养生的关键节点,此时,阳气从冬季的“封藏”转向春季的“生发”。中...

日期:2025-03-01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2月27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2025年第二次集体学习,围绕“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主题开展学习。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主持会...

日期:2025-02-28

国承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2月26日下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综合部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国承彦强调,要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把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以实际行动坚...

日期:2025-02-27

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气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日期:2025-02-28

楼阁寄山巅

唐广德元年(763)春天,杜甫登临牛头山,写下《上牛头寺》。时隔1261年,2024年正月初五下午5时,我站在牛头山前,待登山的粗气变匀净后,开始轻轻朗读:“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日期:2025-02-28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日期:2025-02-28

“齐鲁访学驻研计划”学术讲座 | 布兰科·巴隆主讲《文明创新:激励人类的新动能》

2月26日上午,“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布兰科·巴隆(Branko Balon)学术讲座《文明创新:激励人类的新动能》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举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

日期:2025-02-26

徐玲:从“亲亲相隐”到“窃负而逃”——基于“生活儒学”新阐释

众所周知,当代著名学者黄玉顺建构出一套“生活儒学”体系,以此开展儒学现代化阐释的新的可能。然而“生活儒学”的“生活”到底指什么?其实黄玉顺所言的“生活”,不是日常所谓眼可见,鼻可闻,油盐酱醋茶的生...

日期:2025-02-27

学脉叙述与圆教建构:张晚林《先秦儒学宗教性内涵演进之脉络研究》述评

张晚林教授的倾情巨著《行道者、弘教者与整治者——先秦儒学宗教性内涵演进之脉络研究》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23年11月出版了。本书体系鲜明、内容宏富,从多角度、多层次研究了作为“造道者”“行道者”“弘教者...

日期:2025-02-27

朱汉民:论宋儒的新经学思潮

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是儒学,儒学的根基是经学。中国传统思想的转型与发展,往往是通过经学的变革和转型而完成的。近代经学家皮锡瑞将宋代的经学变革称为“经学变古思潮”,这一经学“变古”实际上包括疑经思潮与...

日期:2025-02-27

国漫顶流哪吒“邂逅” 景德镇非遗青花瓷

左手持杯、右手握笔,一笔一画之间,栩栩如生的哪吒形象“跃然杯上”。2月26日,走进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许克文正在瓷器上手绘哪吒,创作独具特色的“魔童闹海”系列瓷器。

日期:2025-02-27

文创设计何以圈粉“Z世代”?

“买不到,根本买不到”“你的吒儿正在生产线上火速赶来”……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其周边文创产品也掀起消费热潮。手办盲盒、电影收藏卡、“哪吒骑飞天猪”爆米花桶等文创产品供不应求,线上线下可...

日期:2025-02-27

李翠:“学海”“经神”论战——从郑玄驳难何休“三阙”谈起

何休与郑玄同为东汉的经学巨擘。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介绍:京师称郑玄为“经神”,称何休为“学海”。二人围绕《春秋》三传的经义有一场旷世之争。何休撰写“三阙”,立足《公羊》家法诘难《左传》《穀梁》二...

日期:2025-02-26

AI发展何以问计“孔子”?

2月7日,克罗地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克罗地亚萨格勒布ALGEBRA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布兰科·巴隆(Branko Balon)作为“齐鲁访学驻研计划”首位访问学者,抵达了孔子研究院开展访学驻研。在为期一周多的驻研工作中...

日期:2025-02-26

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

“检身若不及”出自《尚书·伊训》。商朝右相伊尹告诫刚即位的帝太甲:“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意思是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反省自身要唯恐达不到标准。

日期:2025-02-26

学术讲座 | 《齐鲁音乐文化的考古学阐释》讲座预告

温增源,198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作曲系,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原研究员,曾任山东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音乐大观》杂志主编、编审,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中国音乐考古大系·山东卷》等,发表...

日期:2025-02-25

汉学中西问 | 布兰科·巴隆:在东方遇见孔子 领略中华文化魅力

国际知名学者“齐鲁访学驻研计划”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大学共同发起,山东出版集团大力支持,立足山东...

日期:2025-02-25

赓续中华文脉 总书记念兹在兹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有深邃的思考。赴各地考察期间,总书记常到当地历史文化场馆调研,叮嘱大家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

日期:2025-02-25

汲取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期出版发行。《纲要》以专题形式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学习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的基本逻辑、领悟其...

日期:2025-02-25

文化繁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

日期:2025-02-25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丰富内涵,包含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观念和直面现实的实践观念等精神要素,正是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使得沂蒙精神...

日期:2025-02-25

“近者说,远者来”:孔子治理愿景的德政实质与人本关怀

孔子与儒家德政思想的实质是以民为本,关心民生是其重点,孔子用“近者说,远者来”六个字勾勒了国家治理的理想图景,然而在哲学界未能充分探讨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唯方旭东在《“远者来”:关于外来移民问...

日期:2025-02-25

从文化源流看哪吒故事缘何火爆“出圈”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一经上映,便引发轰动,不仅创造了高企的票房纪录,更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哪吒故事缘何火爆“出圈”?要回答这个问题,绕不开文学角度的溯源探流。

日期:2025-02-25

廉者常乐无求

日期:2025-02-25

尼山杏坛 | 儒学新视野 大咖有话说!

2月20—23日,“尼山杏坛”开年论辩,四期联播,汇聚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多领域学者,共同探讨“儒学的社会科学属性与现代转化”,旨在通过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的深入交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

日期:2025-02-25

文明交流互鉴的哲学意蕴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明交流互鉴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必然趋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在频繁的互动中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绘就了人类文明丰富多彩的画卷。

日期:2025-02-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日期:2025-02-24

当代世界哲学地图中的汉语哲学

“汉语哲学”是近年来中国的哲学研究中的热门论题,围绕着这一主题的阐释和争论已经十分深入。笔者尝试从跨文化哲学的角度出发,从世界哲学的宏观视野来认识汉语哲学,为光明日报哲学版之前刊发的几位学者关于汉...

日期:2025-02-24

《左传》赋诗引诗的边界与特征

无论是推崇“实录”的中国古代史家,还是追求“据事直书”的西方“兰克学派”及其后世学者,都将“真实地记录”视作历史著作的最高标准。

日期:2025-02-24

唐宋诗词中的春耕景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目前全国从南到北陆续进入了春耕时间。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耕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环节,古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描绘春耕劳作的诗句,尤其是作为诗歌高峰的唐宋时期,诗人们更是把春...

日期: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