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文脉悠长
——南京大学“以文化人、以教兴文”纪实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2025-01-06 16:27
“大美文化,自信以持”。近年来,南京大学牢记“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的殷殷嘱托,坚持“以文化人、以教兴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勃兴新风尚,守正创新、多维打造沉浸式文化育人空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滋养心灵、提升审美,主动探索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之大美和精髓,文化育人工作一派春意蓬勃。
以“文”启智 固本培元
自从本学期开设了“大美汉字”通识课,南京大学2024级本科生袁彬暠几乎每天都会练书法。“这门课让我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了更多元的体验!”袁彬暠说。
这门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赖永海等文化名家领衔开讲的通识课,引领莘莘学子醉心汉字之美。
持续优化人文通识课,深入实施“悦读经典”计划,用中华优秀经典文本润泽学生心灵,培养古今中外、文理兼通之才是南京大学近年来以“文”启智的方向。与此同时,举全校之力整合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设立“南京大学美育工程”建设项目,构建“二六三”美育育人体系,则是以“美”化人的生动实践。
不仅如此,南大还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优势,在全国高校首开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积极推动“AI+文化”“AI+美育”,以AI科技赋能“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研究”,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科技创新活力和文化创造力。
2024年,南京大学启动了文科人工智能交叉研究计划首批专项课题,拟用生成式AI修复南京大学博物馆藏汉校官碑、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唐明征君碑等多种名碑大幅整张拓片,并尝试结合其他版本,进行版本的AI跟踪、鉴定。
以“文”润心 激发热爱
2024年11月以来,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文献修复中心每周四下午都会迎来15名“小学徒”,他们的工作是对《红楼梦》程甲本进行修复与装帧,沉浸式体验“古籍修复师”的日常。
这门名为“何以补苍天”的课程报名情况火爆异常,往往一上线就被“秒光”。幸运“抢”到课程的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李卉表示,遨游在古籍特藏部近40万册的书海里,“脑海中会想象这本书是多少年前某位古人翻阅过的,鉴古观今,这样的感觉很奇妙。”
指导老师陈婧已在文献修复中心工作10年,她感言,这些年在带“学徒”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不少新方法新技艺是在和学生的讨论中产生的。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在一起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常常孕育出新的发现,比如高分子专业的同学利用专业知识帮助优化糨糊的配方,使其更适合用于文献修复。”
随着“国潮”的复兴和科技的进步,“我在南大修文物”成了学生争相体验打卡的新风尚。为此,南大不仅成立了“古籍保护与活化实验室”,持续加强珍贵古籍文献保护,还推出了“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等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手工造纸、法帖传拓、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古法制书技巧,为传承发扬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创新平台。
这几天,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考古成果展”正在南京大学博物馆展出。在南大,“跟着教授看展览”已成了博物馆的闪亮新名片,伴随着每一次展览的精心呈现,师生们不仅能近距离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考古发现,还倾听教授们的悉心讲解,进一步激发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探索。
以“文”弘业 厚植自信
前不久,作家白先勇携青春版《牡丹亭》时隔20年重返南大,连续带来3天的美学盛宴,在南大乃至整个南京城再次掀起昆曲热。“南大昆曲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也再度彰显了学校赓续百年的戏曲研究和教育传统。除昆曲外,京剧《梅兰芳·蓄须记》、淮剧《杨根思》等经典剧目陆续进校演出,吸引了线上线下近6万人观看,传统戏曲的感染力在青年学子中持续“破圈”。
“听了白先生关于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的讲座,非常感佩,文化自信在跨越国界的艺术表达中显得尤为鲜明。”南京大学民乐团首席李亦辰说。2024年4月,他作为南大民族乐团成员之一,赴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参加“国际中文日”活动,并在肯尼亚、埃及参加“中非互鉴,美美与共”主题巡演活动。
近年来,南大青年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走出去”担任“文化使者”,推进“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为联合国纽约总部等开展中文培训,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自信的形象。
“让传统焕发新颜,让国粹闪亮世界。”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表示,“南京大学弦歌不辍、文脉悠长。新征程上,高校必须着力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在铸魂育人中激发活力,在创新互鉴中凝聚合力,切实发挥文化传播‘主力军’‘主阵地’‘主平台’的作用,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