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协青年联会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推出为期半年的“青年穿越故宫之旅”活动近日举行第四场闭馆专场。活动中,香港立法会议员林琳与百余名学生共游展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老师,我们又拿金奖啦!‘互联网+’大赛的!” “老师,我被博物馆录取啦!千人取一个!”……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开馆,在港掀起一股故宫文化热潮。2022年10月,故宫博物院与团结香港基金辖下中国文化研究院联合推出“我们的故宫”系列教材,在全港中小学深入推广故宫文化,力求让更多香港青少年感受中华...
下腰、拿顶、踢腿……刚入冬的上海连续多日阴雨,却没能阻挡一群孩子展示硬底子功夫的热情。这是上周日在“今潮8弄”文化弄堂演艺新空间“有戏堂”中,举办的一次瑜音社“京剧小科班”开放日活动。展示的学员最小...
中国书法在德国的传播至少可追溯至18世纪下半叶,迄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在当代,得益于中德两国在官方和民间层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入,德国民众有机会躬体力行修习书法,使得书法在德国的传播变得更加立体和鲜...
“剪纸的过程特别有趣,感觉很治愈。”学习剪纸一年后,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十二中学初二学生郭文感慨颇多。最近,郭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幅长1米见方的剪纸作品,图案是“金鸡独立”,陆陆续续剪了两个月才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日前,在山东省外国留学生中华经典诵吟大赛上,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尼沙特的诗词朗诵获得了评委的点赞。平日里,尼沙特喜欢写汉字、诵读古诗,经常给自...
为深化中小学校美育教学,依托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近日,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在辽宁凌源和大连两地采取“线上展演+线下互动”的方式,开展非遗皮影戏进校...
日前,敦煌四中的学生们换上了别具一格的新校服,校服上的敦煌文化元素图案格外引人注目。连日来,这批灵感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敦煌校服引起网络热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时期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论坛” 11月7日在线上举行。与会专家紧扣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质量体系建设、实践能力培养...
41岁的王博是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秦皇岛市海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娇染坊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教学过程中,她将传统扎染技艺融入课堂,向学生们讲授专业知识,传承非遗文化,让传统“老...
这是一扇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一条广泛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从2010年首次在山东省创办至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走过12个春秋。相比于往届,2022年的论坛因“尼山世界青年论坛”的首次设置,将青...
“孔子家乡好客山东”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活动近日举行。活动展出11项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文化,向师生们展示齐鲁风情。
41岁的王博是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秦皇岛市海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娇染坊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教学过程中,她将传统扎染技艺融入课堂,向学生们讲授专业知识,传承非遗文化,让传统“老...
9月27日晚上,第十七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暨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启动仪式在山东曲阜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并致辞。
8月28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总结会议在山东邹城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出席会议并讲话...
8月中下旬,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来到邹鲁圣地,仰圣贤,探古迹,寻文脉。来自全国16所一流共建院校的300余名专项研究生,走进孔林、曾子庙、颜庙、武梁祠、邹城博物馆...
这是儒家学脉的接力传承,更是传统文化“两创”的新时代开讲。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8月中下旬,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在邹城开展研修活动。30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走进山东邹城后八里沟村,参观村史馆、学校、为民服...
8月20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在邹城开展研修活动,300余名研究生走进孟庙孟府,感受着千年儒家文化带来的深刻文化洗礼与心灵的涤荡。
8月27日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院举行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座谈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主持会议并讲话。
礼出东方,风雅齐鲁。8月中下旬,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走进济宁曲阜、邹城、嘉祥等地,30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探访山东历史文化遗迹。
八月中下旬,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在济宁曲阜、邹城、嘉祥等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来自全国16所一流共建院校的300余名专项研究生在为期14天的研修活动中,探访圣贤...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于8月中下旬举行,30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走进山东曲阜、邹城、嘉祥等地的儒家历史文化遗迹,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千年薪...
8月16日下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2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开学典礼在亚圣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来自16所共建院校的380名专项研究生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活动。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山...
8月16日下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在山东省邹城市召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培养工作座谈会”。
8月15日至16日,第五届“金画眉”儿童戏剧教育成果展演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举办。本届展演以“戏聚梦想舞台,点亮精彩童年”为主题,共征集到100多个剧目。经专家审核,来自全国18个城市的30余部作品参加剧目展演...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简称“百戏盛典”)新闻发布会5日在江苏昆山召开。今年,百戏盛典计划于8月13日在昆山开幕,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计划线下演出7场大戏,3场折子戏组台,其余在线上展播,共演出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沃土。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特色学校之一,济南市爱都小学自2016年建校以来,...
7月14日,中国曲艺家协会与中央戏剧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中国曲协主席、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
7月4日,“市中区书法教育特色联盟”暨“白马山教育集团办学培优项目提升书法特色学校授牌”活动在济南市白马山小学举行。
6月25日,山东科技大学举办“体验戏曲魅力 传承经典艺术”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00余名研究生和留学生现场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戏曲文化,跟随茂腔非遗传承人学习戏曲的唱、念、坐、打基本功,通过戏...
6月28日,全国非遗文化传承职教联盟成立大会暨“非遗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该联盟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文物艺术品金融及标准化研究所共同发起成立,吸...
掌声响起,帷幕落下,23日下午,新疆曲子现代戏《天山兄弟情》在乌鲁木齐首演,担任主角之一的昌吉州呼图壁县“90后”小伙舍永超完成自己的首场大型演出。
“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咚,咚咚咚咚,锵……京剧唱腔与锣鼓声交错,把观众目光汇聚在戏台之上。在江苏省南通市五里树小学小剧场,一场京剧演出火热上演。一身戏服、几点浓妆,小演员用惟妙惟肖的表...
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最好的平台。每逢传统佳节,全国各地学校推出形式多样的纪念和庆祝活动,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月1日,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浙江省文化赋能山区26县“春苗阅读计划”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启动,助力青少年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推动“书香浙江”建设,为该省高质量发展建设...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烹饪、农业生产、传统工艺制作等项目被列入其中。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校引导学生走进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武定新村小学围绕非遗项目“秦淮灯彩”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构建丰富多元的秦淮灯彩课程,实现非遗文化保护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熟悉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体系,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折射了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掌握了汉字,便拿到了一把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海外中文学习者既有此共识,也感慨学习汉字之不易。如何开展...
5月16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大赛巷小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艺术类、体育类、益智类等活动。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湖北省荆州市开设种类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促进孩子...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4月25日为美国学生上了一堂中文课。他用一个篆体的“和”字开始他的教学。
4月26日,板桥镇板桥小学的学生在练习传统的“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是流行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传统体育运动,由十八般古兵器操练法演变而来,作为浙江省级非遗项目列入该校“第二课堂”特色课程。
4月24日,首届梁晓声青年文学奖、奖学金颁奖典礼暨“梁晓声青年文学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据悉,梁晓声青年文学中心未来拟开展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论坛、创意写作培训班、青年作家交流营,“梁晓声青年...
对湖南省吉首市马颈坳镇团结小学的学生而言,穿着自己精心绘制的苗服,向全校师生介绍设计理念,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4月5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第五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2022年清明节特别节目播出。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的师生相聚“云端”,...
远看是字,近看字内填充着建筑、山川、风物、美食……4月1日,走进武汉工商学院创意工坊品牌设计第一工作室,一件件浓缩城市特色符号的字绘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京剧、剪纸、扎染、绳编……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进各地中小学生课堂,成为课后服务的“主阵地”。“百花齐放”之下,中国学生的课堂发生大变样。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近年来,北京市开展各种文化进校园活动,伴随“双减”政策的深化落实,中小学生在校园中便可广泛接触城市文化,提高综合素质。2月20日,北京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