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济宁市尼山学者、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王钧林著作《儒学的知识、思想与智慧》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孔子研究院《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
本书系国际儒学发展报告课题组关于2020-2021年国际儒学研究与发展整体之考察,旨在总结分析国际儒学的年度发展状况、传播动态与发展趋势。
文献典籍,是记录人类历史、思想、学术和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华夏经典的不断整理和研究,成为中华文明代代相传、永葆生机的重要途径。
本书论述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尤其是儒家学说,并将其应用于当代西方的政治—社会语境,用东方智慧弥补了西方个人主义的弊端,帮助西方社会解决其自身伦理与社会问题。
《儒家思想与中国哲学》陈来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3
本书所收,其中儒学的大部分是从我2017年以来所写的各类文章中选出来的,此前没有收入过我以往出版的书中。
《儒学的近代转型》以政治与学术双向视角,集中梳理、论述西学东渐下,作为传统中国价值主体的儒学的困境和转型,探究新时代儒学的发展和未来。
从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思想建构,到蒙培元先生的“情感儒学”、黄玉顺先生的“生活儒学”的思想开展,再到黄玉顺先生弟子们的理论尝试,构成了现代中国哲学“情理学派”的思想主线。
本书是有关朱子哲学和宋明理学的论集,探讨了柳宗元、罗豫章、胡宏、张南轩、朱熹、王阳明、刘宗周等儒学思想家的哲学思想。
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精心策划的“尼山文库”(第一季)正式出版发行。
这本文集的主题是“生活儒学的诠释学”(the Hermeneutics of Life Confucianism),但实际上广泛涉及诸如文本、经典、理解、解释、翻译、比较、对话、语言、文字、符号、话语、言说方式等诸多话题;当然,在某种...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首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郭沂所著的《儒学何以反本开新》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尼山世界儒学文库》(第一辑)。
本书为国际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安乐哲( Roger Ames )的新作,是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的安乐哲所著《 A Conceptual Lexicon for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经典儒学核心概念》)一书的配套用书。本书用...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经学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学术名称,专指有关儒家经典文本形成、传承、注解、诠释,以及经世致用的一套学问,是维护华夏民族统一性和稳定性的知识体系、价值原则和意识形态。
本书是一部特色鲜明的小型易学百科全书,系作者四十余年学习研究易学的结晶。
天下大同,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共有和共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影响了近代中国人对共和政治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接受。
《孔子如来》是“百家讲坛”主讲人鲍鹏山对孔子的倾情力作,增加近三十幅孔子古画,以形象的图像、优美而富于哲理的文字,重新阐释孔子的思想,亲临孔子的时代,感受孔子的悲欢爱恶,见孔子之世,念孔子之思,哀...
近年来在早期儒学的研究中,如何在吸收、借鉴新发现简帛资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掘已有文献在战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礼记》(包括《大戴礼记》)对于战国儒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研究员,济宁市尼山学者路则权所著的《在历史中发现儒学》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尼山世界儒学文库》(第一辑)。
最近,中央编译出版社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重思中学与西学路径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新书发布会于线上举办,作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与来自...
中华上下五千年,灿若星河的名篇佳赋,浩如烟海的儒学经典,穿越时空闪耀智慧之光。你可曾听过,用9种语言,向世界齐声讲述中国故事。
自上个世纪90年代的传统文化热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对儒学的热情可以说是日渐高涨,当下的我们正遭逢着这一热潮。
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则是肇端于中唐而兴盛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兴运动。新儒学者鄙弃传统经生拘守注疏的习气,将眼光心思转向对儒经义理的探索,以用之于社会实践。
日前,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举办的《国学三千年:这个历史挺好看》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众多,绕不开的是“典籍”。
儒者,是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所追求、向往的一个身份。拥有这个身份,即使是与山溪林鹿作伴的隐士,也会在社会评价的层面上永获尊敬。
儒学研究名家、北大儒学研究院干春松教授的精思之作。
2月25日至27日,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分会场暨首届济南书市将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优秀策展例》系列丛书将在山东出版展区展出。
孔子之学深深扎根于上古三代优良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岁月变迁与时代嬗变,迄今依然赓续不绝。
《儒家功夫哲学论》是作者系统阐释其功夫儒学和功夫哲学的著作。广义言之,“功夫”可以理解为“生活的艺术”。本书从“儒家”“功夫”和“哲学”这三个论域的交集入手,意在既“从功夫的视角诠释儒家哲学”,还...
该论文集收入温海明与赵薇两位教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丛书,于2022年9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文集由张祥龙教授生前亲自编订,精选了19篇相关论文或对谈,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孝与儒家”,计9篇文章。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存光著作《儒学的多维诠释》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孔子研究院《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儒学大家、北京大学教授安乐哲著作《一多不分:儒学与世界文化新秩序》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孔子研究院《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
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对这句话做了补充与阐释:“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就是说君子之学是为了完美其身,而小人之学以为禽犊,是为了交易。
“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曲阜衍圣公府档案,数量庞大,延续时间也长,内容涉及与孔府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是我国档案文献中的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
《孔子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重要典籍,但是其命运,与同类的《论语》真可谓有天壤之别。
近日,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汤月娥的新著《二十四史中的立德与修身》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近日,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齐金江等所著《希圣希贤:<圣学十图>义理研究》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从孔子创建儒家思想写起,纵观上下两千多年,梳理了儒家思想在历代王朝的推崇以及世代学者的阐释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主要代表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以丰富...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程奇立(丁鼎)主持申报的《中国礼学大百科全书》获准立项。
《儒家博爱论》由向世陵等学者共同撰著完成,全书55万字,2022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2年7月29日上午,由凤凰网主办、面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型文化公益传播活动“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在线启动。该活动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提供首席学术支持,敦和基金会提供首席公益支持,人本智汇、政...
近日,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与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联合下达立项通知书,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基地”申报的“文明交流互鉴路径研究”获批山东省重大委托项目(项...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教授编著的《“春秋学”与中国的社会变革——董仲舒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孔子研究院《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
本书把从1840年到1919年的哲学新进展称为中国近代哲学史,概括为四个转向。
本书依据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对先秦文献与相关史实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探索,试图恢复其本来面貌,是作者积30余年之功的倾心之作。
《儒家博爱论》由向世陵等学者共同撰著完成,全书55万字,2022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2年10月,五卷本专著丛书《浙江儒学通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泰山学者刘光胜所著的《清华简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该书收录了刘光胜先生在清华简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分为成书篇、史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