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孟子》(三)中·英对照版
P. 75

万
                                                                                                            章
                                                                                                            上

时代,大部落首领多由推举产生,以禅让的
方式实现继承人的更迭,例如尧传之舜,舜
传之禹。而到了禹,却传给了他的儿子启,
从此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所以一
些人便认为“至于禹而德衰”。孟子不认同
这个观点,他将最高统治者的更迭归结于天
意与命运,在此基础上,以仲尼、益、伊尹、
周公为典例解释了尧、舜让贤和夏商周由子
孙继位的原因。

      孟子将最高统治者的继承归结于天意与
命运,以唯物史观来看,无疑是站不住脚的,
这也是孟子自身思想的局限所在;但继承人
是否具备资格,是以民心向背为外在表现,
这就将民意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为天意,以此
来建立民意的权威。而要取得这一资格,须
得具备“德”,故继承人的考量仍是以“德”
为内在标尺。孟子通过对这一概念的转化,
将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进行了有机统一,
给当时的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构造了

                                                                               53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