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孟子》(三)中·英对照版
P. 206
?孟
子
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认为人性本来
是无所谓善恶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是在告子“性白说”的基础上提出人性在后
天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趋向于“善”或“不
善”,例如受文武二王影响的民众是向善的,
而幽厉二王统治下的民众则好暴。这一观点
强调了人性的可塑性,故而为教化行为预留
了理论前提。
“有性善,有性不善”则认为人天生就
有性上的“善”与“不善”之分,而教化与
惩罚都是无用的,直接否定了孟子“人人皆
可以为尧舜”的论断。要知道,所有这些观点,
例证都是在预设前提的情况下发出的。所以,
孟子用人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来辨明人性善的事实,
并与自行修养得来仁、义、礼、智的美德相
关联。同时引用《诗经》及孔子的语录加以
印证:有事物也一定有法则的正常情况下,
人有着“好是懿德”的本性。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