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自己享受到了传统文化中“为己之学”的愉悦;另一方面,随着阅读和研究的深入,深感自己学养不足,越学越觉得自己浅薄无根。也只有经典...
张灏断言,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共同底色是乌托邦主义。在《转型时代中国乌托邦主义的兴起》这篇长文的一开始,他说:“乌托邦意识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之间是相当的普遍,它在20世纪中国主要思想流派中亦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老的经学,目前在正式学科建制之外,此种现象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而且有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身处其中的经学研究者在饱受煎熬的同时,也不得不适应伴随这一窘境而来的研究方法上的改变,并有责任直面...
标题套用了《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智)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现在的书真是太多了,生命有限,书海无限,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其实是更加困难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察、思考问题往往是从人入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其根本特点就是看一切问题都和人联系在一起,都要思考它对人有何教益。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全体人民向善向上,要使每个人都成为践行中华美德的主体。今天我讲有关孔子的思想,就是要立足于总书记的讲...
乾道三年(1167年)九月初,朱熹在弟子林用中陪同下,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拜访张栻,讲学论道,诗文唱酬,游山泛舟,往来于州城与岳麓之间,盘桓两月之久;十一月,二人与林用中同游南岳衡山,往来七日,行程20...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相齐,齐桓公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绩,并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曾感叹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让全国古籍从业者深受鼓舞。
现代宗教史学家詹姆斯•卡斯提出了“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二概念,对二者作出区分。如想思考、弄清儒家价值观对正在呈现的世界新文化秩序会有什么重要影响,詹姆斯的这两个概念是很有用的。卡斯为做区分使用...
阜东高铁站西侧、曲阜市息陬镇的春秋书院大门口,耸立着一座“孔子作《春秋》处”的古碑。它似乎在努力讲清楚孔子晚年的故事:孔子68岁时“自卫反鲁”,结束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生涯,进入人生的晚年。在其最后5...
礼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曾经将礼的意义归纳为三点:对于共同体而言,礼意味着秩序;对于人际交往而言,礼意味着尊重;对于个体而言,礼意味着教养。毫无疑问,礼在今日依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发展,民族自信心日益提高,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在当今中国到底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关...
“崇德”和“尊法”凝聚着我国古人的经验智慧,在传统的国家治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崇德尊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植于百姓大众心中,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为世界的社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明清孔府档案是系统记录孔氏家族的私家档案,不仅记录了该时期孔氏家族的各项活动,而且载有大量诗文。这些诗文为研究明清时期的文学批评史、戏曲史、文体学史提供了较为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欧洲使用拼音文字,很多国家的语言其实是很近的亲缘关系,但体现在文字上就是不同国家的语言,特别是同一个语族内的各种语言,一个人很容易学会,如日耳曼语族中的英语、德语、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冰岛语等...
中国本土传统的宗教究竟是什么?是道教和佛教禅宗,还是儒教?儒学是不是宗教,儒教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儒教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和本质特征,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
摘 要:朱熹编撰《家礼》,希望将儒家的礼仪能够全面贯彻到士庶的生活世界。《家礼》创设祠堂制度,祠堂成为士庶举行礼仪的圣凡空间。透过《家礼》,可见朱熹礼仪世界的神圣维度:祭之在祠、祭之在时、祭之以...
淳正家风,家国兴盛。中华民族素有重家庭、讲家教、守家风的优良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发展成为一种浓郁醇厚的家风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传统家风文化的优秀因子,树立新时...
礼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曾经将礼的意义归纳为三点:对于共同体而言,礼意味着秩序;对于人际交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
现代人从朱子的思想可以学到什么东西?朱子学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我想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步了解朱子学的意义。
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下,儒学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儒学很难在当前的学科体系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儒家学者们对儒学学科建设的呼吁也难以落实于实践。这一方面固然是缘于儒学思想本身在现...
泱泱华夏,莽莽神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自诞生以来,便以“文明古国”闻名于世。“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华民族一直享有“礼仪之邦”的盛誉。
中华文化讲究艺术意蕴,民乐的魅力在于独特的韵味、真挚的情感和艺术的感染力
作为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体系,儒学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在2500多年与时偕行的过程中形成了悠远绵长的思想的力量。为深入探究儒学的现代价值,促进儒学对话与文明交流互鉴,多年来,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
几千年前,中华大地形成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众多的文明雏形,考古学家将此形象地比喻为满天星斗。其中,能延续并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主体的都集中在黄...
儒家之为儒家,诚然有其思想、信仰和政治主张,但首先或许是因为他有一种仁性的感通自觉,或者说,首先是因为他是一个诗人。当然,“诗人”在这里取其仁而能感的本质含义,并非某种身份的称呼。这一点在诸如杜甫...
传统礼学对人与人伦秩序的理解,并不是从个体的角度着眼的,而是立足于人伦关系的整体。在这种整体性的思考中,以冠、婚、丧、祭之礼构建出了人伦代际生成发展的时间性序列。一方面,冠礼、婚礼标志着新的代际的...
中国一直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文献大国,可以用两个词形容,汗牛充栋、更仆难数。所以每个中国人读书,都要有所选择,如果书选的不好,则事倍功半,甚至自己人生的道路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和伤害。全球成功“抗疫”,早日战胜病毒,团结合作是唯一的选择。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团结“抗疫”的精神支撑,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我曾问任继愈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贡献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提出儒教说。在对十年文革进行反思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任先生认为对毛泽东的那种个人崇拜是一种封建迷信复辟,这种封建迷信具体说就是儒教。
春分刚过,清明将至。在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往复中,时光荏苒。从夏朝到周朝逐渐建立起的二十四节气概念,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其中不仅包含当时先进的科技知识,促进和服务了历史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今...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孟子说的“反求诸己”是针对谁?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学”来改变自己的气质,成为一个品德优秀的有修养的人。但是,我们看《孟子》书中讲的“反求诸己”,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给普通人讲的。那么,...
很多人分不清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之间有何异同。虽然两者画的都是风景,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暂时不谈两者工具材料、表现方法的不同,只从思想表现上说,西方风景画主要表现实景,悬挂起来能起到装饰的...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对新文化运动内部的派别进行了评析,认为胡适、梁漱溟等人构成右翼,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构成左翼,其理论依据在于中国现代革命时期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
《尚书》学由古而今,在学术和思想领域,经历了一个“化经为史”的“古今之变”,现代《尚书》学研究在这条路径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始终隐现着历史学与思想史研究两条道路的分歧。“化经为史”是...
明代儒学的经世取向从宋代“得君行道”的上行路线转变为“化民成俗”的下行路线。面对社会世俗化趋势与社会关系变迁,儒学思想在乡村治理上发展出宗族、乡约、讲会三种典型模式。三种模式在乡村社会形成了较完备...
在历史悠久、形式浩瀚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有一种重要音乐形态——雅乐。雅乐出自宫廷庙堂,典雅纯正,和谐庄重,“乐教”华夏绵延几千年,塑造了中国礼乐文明,载入世界文化发展史。礼乐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
中国音乐重情韵,西方音乐重理性;中国音乐极富变化、气象万千,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繁复;中国音乐有线性的写意之美,西方音乐有立体的结构之美…… 长期以来,关于中西方音乐异同的探讨不绝于耳,“中...
中国传统哲学所讲人性论的“性”,是与后天的“习”相对而言,是指天生的、与生俱来或生而即有的本性。人性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且也蕴含着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从人性是如何,可以推出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宝贵经验。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
曾子和父亲曾点先后拜孔子为师,俱为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曾子尤为突出,因其得孔子真传,以“仁以为己任”相号召,对后世儒家影响甚大,在元代被封为宗圣,与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一起享有孔庙祔祀孔...
通识教育目前越来越得到关注大学教育的学者的重视。中国大陆目前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增加中国文化的经典课程,促进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在这方面,朱子对儒...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是孟子“外王学”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核心原则之一。细究之下,我们可以发现,“民本”思想在孟子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三个面向:终极性面向、主体性面向与教化面向。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历史发挥着特殊作用。对于历史,一方面,孔子强调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他称赞“书法不隐”的董狐为“古之良史”;但另一方面,孔子自身在编纂历史的过程中,出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
孟子认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代表了在出处进退问题上的四种不同做法,而其相同之处为趋于仁以及“归洁其身”。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于恶人之朝,可谓“以去为洁”;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可谓“不以不...
“天之木铎”“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大成至圣”“万世师表”,这是世人对孔子的称谓。这些称谓体现出孔子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臧克家诗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用这句话来形容孔子的人生价值...
今天我们讨论“圣贤—豪杰”这一概念,二者用一个连接号连接起来,我的用意是要把二者集合起来考察。事实上。圣贤与豪杰在历史上是两个不同的人格理想,但是在很多时候,也可能把它们连接起来。这个理想来源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