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刘云超 2024-08-06 09: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智慧,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复杂问题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思想渊源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其关键词在于“中”与“和”。中有中庸、中正、中道,和有平和、和合、和谐、和美等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守中”就是持守中庸之道,由此达致和谐美好的效果和局面,即“致和”。所以中、和二字,“中”更关键,中和思维也就是“中道”思维。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两句来自《中庸》。一句是孔子称赞大舜:“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另一句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事实上,关于中和之道的表述有更为久远的渊源。

  第一是《周易》。在《周易》这部经典文献里面,“中”是很重要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中正之道。《周易》里面常常提到“中行”“中正”“中道”“得中”这些概念,还有“中行无咎”“中行独复”“得尚于中行”等类似表述,所传达的道理是,如果遇事能做到中道而行,就不会有什么灾祸,甚至会有好的福报。这些与“中”有关的观点,代表了至少在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国文化对“中”观念的重视、了解。至于“和”的思想,在《周易》当中主要表现为天地交泰、阴阳和合的观念,《乾》卦的《彖传》还特别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

  第二是《尚书》。古文《尚书·大禹谟》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虽然古文《尚书》多被怀疑为伪作,但这十六个字历来被儒家视为尧舜以来所传的圣人心法,被朱熹称为“十六字心传”。其中“允执厥中”就被简称为“执中”。《论语·尧曰》里面记载是:“允执其中。”这个“执中”与《周易》“中正”观念比较接近,但有不同的侧重。《尚书·洪范》说“无偏无陂,遵王之义”,还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陈来先生认为,《尚书》所讲的“执中”,虽然也有中正之义,但是更侧重表达了“不偏不倚”这样一种“中”道。

  第三是《论语》。孔子在《论语》中明确把“中庸”作为最根本、最重要的德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对中道、中德的阐发、赞美和应用,几乎贯穿了《论语》始终。比如孔子赞美《关雎》篇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孔子还讲“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所谓中行,就是既不能消极无为,也不能过分冒进。孔子还评价学生子张和子夏“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此外,孔子对于“五美四恶”“六言六蔽”的表述,无一不在阐释着中道的精妙内涵。孔门论“中”道,特别强调对于“度”的把握,强调一个分寸感,可以说发展了“不偏不倚”的思想,同时让中道思想更加落地,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正如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言,“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即只要能体认到何者为“过”,何者为“不及”,这就自然含有“中和”之义了。

  哲学内涵

  就其本质而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首先是一种经受住时间检验的方法论,与辩证唯物主义深度契合。这种方法论,对外体现为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对内则渗透于个人修身与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两种表述都指出,面对矛盾双方,不要先入为主或者心存成见,而是要叩其两端,理解其利弊,从而找到一个适中的、合理的解决方案。“守中致和”是在坚守中道的基础上,通过调和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达到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它强调的是一种包容和妥协的精神,是对于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与融合。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也是一种培养理想人格的价值观。中国人历来把君子视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这里明确把是否能够持守中道来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分别,孔子在各种语境之下不厌其烦地讲述,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还提到君子的性情风度“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对立统一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按照东汉包咸的注解,质多于文,则如野人,文胜于质,则易流于虚浮。只有执文、质之两端而用其中道,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这些对于君子之道的描写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理念一以贯之,那就是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价值观。“执两用中”要求君子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全面地权衡利弊,不偏不倚,避免极端和偏颇。“守中致和”则强调君子在坚守正道的同时,积极追求和谐与平衡。“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如美玉,温和有礼而质地坚硬,这是对守中致和的君子形象诗意的表达。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还是一种揭示世界运行规律的世界观。《中庸》开篇即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这样一个宏大的视野之下,如果把“中和”之道仅仅理解为修养方法、治国方略或者为人处世之道就有了局限。这里说的是,天地正位,大小有定,万物繁育,各安其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整个世界在遵循中和之道而运行。比如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水分、合适的土壤、合适的阳光,不能旱也不能涝,不能过寒也不能过热,一切都需要恰到好处。至于生老病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世界自有一种秩序对各种矛盾各种力量进行一番平衡。在中国传统气化论思想中,这种秩序并非来源于某种外部力量,而是源于某种内在的对立统一的原发性动力。唯物辩证法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周易》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也讲:“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是一种平衡的力量在推动着万物的变化,而这种天道平衡所遵循的规律,无疑可以被概括为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现代价值

  平衡与和谐。在现代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挑战,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例如在解决国际争端或者地域冲突时,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学习古人协和万邦、讲信修睦的精神,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而不是诉诸对抗和暴力冲突。

  节制与敬畏。古人认为,要想达到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的人生境界,就需要内心节制欲望,对世界保持敬畏。对于仍然充满未知的世界,守中致和的思维主张审慎对待,反对一切盲目的、粗暴的探索,反对一切贪得无厌的竭泽而渔的消耗和征服。科技大爆炸的今天,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但能源危机、贫富分化、科技伦理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守中致和的思维,启示我们要心存敬畏,知底线,懂节制,守法度。

  包容与开放。当今世界依然充满着冲突和动荡,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启示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平等对待一切文明。每个国家、每个地域、每个民族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优长,没有强弱优劣之分,都应享有平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和空间。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我们要坚持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明繁荣发展。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明之间需要通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自身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由此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同理想。

  守正与创新。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常被不了解的人望文生义地误解为和事佬、墙头草,各打五十大板,以牺牲效率换取稳定。要破除这一误解,需要引入“时”这一概念。所谓“中和”,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折中,也是时间意义上的自我调节。加上了时间维度以后,“中”或者“中和”所代表的古代观念被称为“君子而时中”,或者“与时偕行”,用我们更为熟悉的表述就是“与时俱进”。“时中”的观念认为,客观事物处于永恒变化之中,君子需要不断地适应事物变化发展的现实,从而作出最为合宜和适度的回应。在此意义上,执两用中、守中致和意味着既要守住根本,又要与时俱进。可以说,所谓守正创新,就是中和之道的传统智慧在新时代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