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让民族文化“走出去”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王臻儒 2024-01-08 09:27

  这个冬天,哈尔滨的冰雪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迎来“旅游热”。随着旅游业的繁荣,鄂伦春族人手牵驯鹿在中央大街巡游的景象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作为我国人口不过万的“国宝级”少数民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在这个冬天获得了超乎以往的社会关注。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文化表演是今冬哈尔滨精心策划的百余项特色活动之一。少数民族同胞盛装走上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魅力。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哈尔滨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最初,不少网友看到鄂伦春族百姓巡游中央大街时,尚且以调侃的语气来评论这一民族文化的展示活动,“上一个把鄂伦春族请出大兴安岭的还是乾隆”。但随着对鄂伦春和鄂温克文化的了解愈发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冰雪世界中的暖意。这次机会让更多人看到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再一次意识到了传承文化的紧迫性。有鄂伦春族人在采访中表示,作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不能再停留在深山中,而是要勇敢地“走出去”,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已经有成功实践。少数民族文学蓬勃发展,少数民族服装出现在国外街头……保护好、传承好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只有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才能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激发各种优秀文化的活力,凝聚文化力量。

  尽管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已经成果颇丰,但仍任重道远。传承队伍后继乏人,对民族文化缺乏自信,导致许多传统技艺、礼仪和习俗逐渐淡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基础被削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水平不高,未能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亦导致开发推广的效果不明显。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这次冬日“出圈”,再次展示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可行路径。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拒绝“单打独斗”、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旅游不仅仅是展示自然资源的平台,更是重塑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应将统一性、区域性和民族特色有机融合,以区域旅游特色为依托,串联多个地区,统一展示各民族优秀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