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彭林:传统礼乐如何塑造“君子之风”

来源:凤凰国学作者:丁梦钰 2016-10-10 10:22

  编者按: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用到一句话,叫“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当一个人的温饱生活得到了保证,他自然而然地会去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修养,即礼节;另一方面,儒家文化讲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有教养、有德行的君子即便在穷困的境遇中,也会坚持守节,不失去节操,相反地,小人遇到困厄则会把持不住、胡作非为。无论是仓廪实还是穷困厄,可以看出“礼”与“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处于一种被尊崇的地位,只是近代以来,这种推崇似乎正在逐渐被其他的价值观所取代,或者说暂且被搁浅。 

  但是近年来,社会上、高校间复原古礼、举行传统仪式等活动也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今年9月28日是纪念孔子诞辰2567周年,为祭祀先贤、赓续传统,岳麓书院、凤凰网将联合举办全球华人祭孔大典,这其间必然也会引发诸多对于礼制、礼乐文明、礼仪文化的探讨与反思。所谓的“礼”、“礼节”、“礼乐”究竟指的是什么?曾经令人神往的“君子之风”能否复现?在如今的现代文明社会,我们为何仍要学习传统?中华传统礼仪或规范是否还有它生存、延续的空间与价值呢? 

  借此机会,凤凰国学专访了礼学名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先生,请他谈谈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与传统“礼”文化的思考。 

   

  礼学名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接受凤凰国学专访 

  中国的礼是“敬” 如今更应彰显自强、友善基因 

  彭林:中国之礼的核心就是“敬”,人跟人相处,彼此都怀有敬意。否则个人际关系很难处理好。与人相处,要首先看到对方的优点,我们是同类,彼此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我尊敬你,对你怀有敬意,并且用我的肢体动作,用我的语言把内心的敬意表达出来,让你感受到。当然,我希望你也用和我一样的方式来尊重我,这样,彼此就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平等。所以古人说“礼主敬”。

  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如此,以彼此尊重、和平共处作为原则。有些国家却是霸权横行,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殖民时代,觉得我的核武器比你多,我的拳头比你大,动辄施压,这样相处,世界永无宁日。新中国的外交一直是国和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解决国际纠纷,这正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凤凰国学:它实际上在这里面也会有一个矛盾,就是说我们都是心怀善良,希望人家也像我们这样尊重对方,但是事实上他们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觉得你不如我,我就应该鄙视你,所以我觉得这种价值观能不能推广开来?

  彭林: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友善的邻邦,当然要以诚相待;另一种是对不友善的,甚至怀有恶意的邻邦,我们不得不做另一手准备,就是要做强自己,让你不敢轻举妄动,使你对我有足够的尊重。不管如何,与邻为善的原则依然要坚持。

  中国人自古有一种文化信念,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所以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之至,天下顺之”。新中国建立60年了,我们始终坚持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解决分歧。如今有人故意搅混水,我觉得不必担心,要让时间来说话,世界上最终都会接受我们的文化理念。我们要有定力,千万不能让人家来改变我们。梁启超曾经说,我们不能学帝国主义,不要把自己学成了帝国主义,然后再去侵略别人。我们要坚持本位文化基因里面的自强、友善,我们行道,才能平天下平天下。在今天,我们更加应该彰显这一点,一定要相信正义、道德的强大力量。 

  如今为何还要学习传统?“天下为公”其实是理想社会 

  凤凰国学:我们对外的时候会说我们自己是礼仪之邦,人家也有些会说我们是礼仪之邦,但是关起门来,咱们说国内官与民的冲突还是存在,然后价值观并没有得到一个长期的普及,尤其是传统文化中间凝聚下来的。在这个基础下面,我们就会发现近现代以来的那种礼仪被别人称为虚伪,就是说我们理解的这种礼仪,会不会是虚伪的东西?

  彭林:有人问我:“现在社会都这样了,你还搞传统文化?”他这话的意思是,如今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弊端,都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结果。我觉得,这话有点不讲道理,近百年来,反传统一直是主流,传统文化已经所剩无几,为什么还要把帐算到传统文化头上去?许多问题恰恰是西方文化惹的祸啊。近几年,某些地方的官民冲突的问题很突出,这绝不是传统文化的责任。众所周知,古代衙门里类似“公生明、廉生威”之类的官箴,可谓在在多有,就连“七品芝麻官”都知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道理。如今的官员有多少还有这样的意识?毋庸讳言,这些年不少地方政府都把古代官箴作为干部教育的教材,这还不说明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正如你所说是价值观的问题。如何衡量当领导的价值?是从百姓身上攫取的越多越有价值,还是为百信奉献得越多越有价值?这些事关根本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很好教育。如今官与民的矛盾里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不读书、不读经典,我们很少想应该怎么活着,我人生的终极目标在哪里,我怎么样可以理性地跟人相处,我怎么为官,我怎么为民……

  这些还是要回归到传统文化上来,如果所有的官员都能想想如何修身、齐家,如何治国、平天下,大家脑子里就会有民众了。宋儒说,天下的义理,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为私还是为公?孔子把“天下为公”作为理想社会的标志。如果天下的人都能少想一点私,多想一点公,为天下人着想,这个社会就太不一般了。这些不正是我们正在回归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吗?

  动则罚款、开除,这叫“扬汤止沸”,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有让人人都有文化自觉,都懂得自律,懂得自重,从人心上解决问题,才是“釜底抽薪”。清华大学建校之初,学校章程就提出以“修身敬德”作为办学的基本理念。后来,梁启超在清华做了一场以“君子”为题的演讲,说茫茫神州,亟需君子人,于今益极。如果每位清华学子都能成为君子,砥柱中流,则国家幸甚!我非常赞成梁先生的观点,只有如此办大学,才是抓住了根本根上,才能奠定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中华民族是求实的民族,认为“实至则名归”。礼有内涵与形式两大要素,儒家反对徒具形式的礼,所以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儒家把单纯的外在形式称为“仪”,只有内外兼备的才能称为“礼”,这在《左传》上有很多记载。所以,礼仪本身并不虚伪,如果你把它做虚伪了,那是你的问题,不是礼本身的问题。

  现在社会口号太多 不打架骂人的“礼”标准太低 

  凤凰国学:虽然我们都心怀美好、心怀善良,就希望国家,甚至这个社会的民众,都能够向着君子人格的方向发展,但是事实上这种社会的虚伪,包括伪善、冷酷,这些已经充斥在我们身边了,所以说我们今天来讲礼,讲礼仪这些东西,怎样让人家觉得真诚呢?

  彭林:真善美跟假恶丑的对立,任何时候都存在,究竟谁能转化谁,这也始终存在。如果有一批有识之士,越困难越要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矢志不渝地守望着这方净土,用你的真诚与执着来感动周围,渐渐地从量变到质变,才有可能战胜假恶丑。千万不能还没做,就怀疑人家怎么看我、怎么说我。古人特别强调敢为天下先,这只有知识精英才能做到。《礼记》说,“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好比一棵树,枝叶都是由每个人的行为构成的;“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这树的枝叶都是口水构成的。可见,古人把做与不做,看作是天下是无道还是有道的重要标志。所以,一个理想世界的实现,需要千千万万的有识之士,不计个人毁誉、得失、成败,勇敢地去做、去引领,千万不要去患得患失。否则,我们永远不能进步。我痛感咱们社会的口号太多,口号不能治国,清谈是要误国的,好多城市张贴着“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做文明有礼的南京人”之类的口号,我不知道长沙有没有这样的口号?

  凤凰国学:差不多。

  彭林:什么是礼?不知道。光是口号,你要求大家要做文明有礼的人,这没错,但是礼是什么?没人告诉大家。

  凤凰国学:可能在他们标题里面的礼,只是一种礼貌之类的。

  彭林:估计张贴标语的人认为,不打架、不骂人就是有礼。那这个礼仪之邦的标准也太低了!礼是一种需要履行的规范,是要人去做的。光是张贴标语有什么用?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还重要!前两年,习近平说做工作要做到“抓铁有痕,踩石留印”,你就贴个标语,民众身上一点痕迹都留不下来。如今中国人普遍失礼,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形象,这问题还不严重吗?迟早要抓,抓比不抓好,早抓比晚抓好,这个道理不懂吗?这是光贴标语、喊口号就能解决的吗?

  凤凰国学:您觉得对于推进这个东西,有希望吗?您乐观吗?

  彭林:那要看大家做不做、领导的决心到什么程度了。如今不少人都在讲“担当”,就看大家是不是真有担当了。

  传统礼仪应被定格为历史记忆与文化标志 

  凤凰国学:在现代社会里,古礼、传统礼仪的有些仪式的确会让人觉得很繁冗,社会上现在有很多办成人礼、祭孔典礼,也会去探讨祭孔典礼的礼仪仪式,是应该按照以前那样做,还是简化?再比如说在简化的时候,有哪些是十分重要的、内核的东西,是无论怎么简化还不能消减掉的?

  彭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礼,例如自己家中或者邻里发生了婚丧大事,大家总不能无动于衷吧,总得把内心的庆贺或者凭吊之意表达出来吧,这就是礼产生的动机,或者说缘起;此外,表达情意能够没有一定的仪式吧?这就是我刚才说过的礼的两大要素。

  至于礼仪的形式复不复杂,要看行礼者是否真诚。若是内心没有恭敬心,再简单的形式,他也觉得厌烦;反之,再复杂的仪式,你也不会觉得冗长,因为礼仪的设计者,总是经过反复思考、修改,才将礼仪的程式确定下来的,基本是合理的。十几年前,我在一位韩国友人家里看过祭祖,全部过程长达一个多小时,致祭者一丝不苟,由此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上面是“事死如事生”,他们内心充满对父母的敬意与怀念之情。但是,据说在韩国的大城市,有些家庭的祭祀,往往十几分钟就结束了,因为他们不过是走走过场,没有什么诚敬之心。同样是家祭,有人嫌烦,有人却毫不懈怠,就是这个道理。

  冠婚丧祭之礼,都是古人制订的,为什么我们还要去传承呢?原因当然很多,我觉得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文化要有连续性。人要有记忆,人要是失去了记忆就是白痴。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所以历史上有一些比较好的仪式,我们把它定格,把它变成一种历史记忆,代代相传。如果智慧一点,还可以把它变成可以为现实服务的形式。举个例子,像希腊奥运会点燃圣火的仪式,有人打扮成修女,庄重地举行点火仪式。如果这个仪式是中国的,有人就会开骂:这不是装神弄鬼、封建迷信?点什么圣火?用个打火机不久点着了吗!但是,这仪式是希腊的,所以就觉得很高雅。其实这就是一种刻意保存的历史记忆。最初的奥运会就是这么做的,希腊人把这一套仪式固化了,让后人由此了解历史的某些片断。事实证明,它增添了奥运会的色彩,这没有什么不好。它妨碍你什么了呢?

  中国人的婚礼已成为一种文化标志,古代叫“六礼”,后到宋代压缩为三礼,中国人世世代代沿用这种仪式它有助于文化认同,不能随便废除。民族文化是超越财富、超越身份,彼此认同的核心。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有钱还是没钱;是大官还是老百姓,都过清明节,都过中秋节,都过春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超越财富、超越各种东西,是民族凝聚最深层的核心。

  “礼”与现代社会不难结合 比社会公德更具操作性 

  凤凰国学:在礼的推广、施行方面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要靠教育来教导大家都遵从礼,做一个文明的人呢?还是更多地需要制度的规定?

  彭林:两个都有要求。近年,我们正在和北京海淀区教科所合作,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编撰了一本小学生礼仪课程。礼仪规范,你不教,孩子怎么知道呢?如今有人埋怨老百姓不懂礼,我不这样看,因为你没教他们,你凭什么去要求他呢?人的好品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后天通过教育养成的。《学记》说,王者“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我们做教材、做影碟,编制礼仪规范,小孩看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最近还在做面向中学生、大学生和市民的礼仪教材。这事必须要做。

  其次,礼仪教材要进入主流的教育体制。习近平主政以前,这些东西只能在体外循环,自娱自乐,进不去学校。现在我们跟海淀区合作,就是希望进入主流的体制,让所有孩子都学习这门人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了,而且把家长带进来学。

  大众层面要有课程。我曾经给中央电视台台长写过一封信,请求把每天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的两分钟给我,我做一个“一日一礼”的节目。大众不是不想学礼,而是没地方、没有途径学。如今的社会上的礼仪公司,传授的都是西方的那套礼仪,这是很可悲的现象。礼仪是文明民族的标志。任何民族,但凡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属于自己民族的礼仪,只有野蛮民族才没有礼仪。中华是绵延千年的礼仪之邦,而且强调将礼仪与修身做人紧密联系,极有特色。古人很聪明,他们把各种理念转换成有可操作性的礼仪,并使之进入生活层面,通过每天践行,逐渐内化,达到转化人、提升人的目的。对此,理应很好传承与发扬、光大。中国完全没有必要进口西方礼仪。

  凤凰国学:所以在推广礼的时候要明确是推广哪些礼,具体到日常、日用的世俗生活中,比如说我们怎么见面、怎么宴饮,这些礼都要有所规定,那这些如何能和现代的文明相结合?

  彭林:非常容易结合。比如在餐桌上,服务员进来上茶,必须走到客人的右手方、一位一位地倒。有的服务员贪图省事,站在两位客人的中间,倒完这一位,再反过手来倒另一位,这是非常失礼的做法,反手倒水,过去是给要饭的人倒东西的手法,怎么可以呢?此外,大家彼此敬酒,有的人站起来,伸长手,给桌子对面的人敬酒,这也是失礼的做法。敬酒应该走到对方的右侧,如果连这两步路都不肯走,说明不够真诚。此外如今流行一种做法,碰杯时比谁的酒杯更低,以低为敬。这样做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必要。中国礼仪讲究伦理、辈份,晚辈给长辈敬酒,不能面对面地饮酒,此时晚辈应该微微侧转上身,并且用衣袖略微遮盖酒杯,喝完后在面向长辈。爷爷跟孙子的礼数怎么能一样呢,不然什么叫尊老呢?平辈之间喝酒,不需要太复杂的讲究,碰杯可以。类似的礼数,我曾经给不少朋友介绍过,大家都能接受,而且都很喜欢,因为谁都不愿意被人视为不知礼仪、没有教养的人。我到现在,几乎没有发现不愿接受这些知识的人,我感到大家是渴望这些东西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凤凰国学:“礼”作为一个行为规范,处理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也有一个自律的意义在。

  彭林:对。《大学》说,“从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如何修身呢?当然是通过“礼”。没有礼,怎么修身?礼让我们有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样”。以前,我看人是朝天上看的,但并不觉得不对。现在学了礼,方知这样的视线看人显得傲慢,我就改正了。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内化之后,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所以说,“相由心生”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些人连做人都不合格。但也有些人读书多,气质高雅,有人格魅力,令人羡慕。所以,最理想的状况,是德性植根于里面,由内而外地生发,但这不太容易。怎么办呢,也可以走由外而内的路径,通过每天践行礼节,久之即可内化于心,会成为你生命体的一部分。如此同样可以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据说,有些领导犯愁,觉得改变社会风气、提升民众素质,总是找不到抓手。其实,“礼”就是移风易俗,引领社会向上的最好的抓手。

  凤凰国学:现在其实也有一些普遍的社会公德,您觉得社会公德、规范和“礼”还是有差别的吗?

  彭林:德与礼是一体的两面,道德是内核,“礼”是具有操作性的行为规范,旨在体现道德,两者不可分割。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心理存放着两个最重要的东西:仁与礼。在儒家文化中,仁是道德之全体,仁就是德。心里有德,待人必定有礼。如今有个倾向,到处办道德大讲堂,这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社会公德毕竟是要见诸于行为的,如果光说不做,就会变成空论。三十年前,我们举国张贴“五讲四美”的标语口号,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不是说这些口号不好,而是说这些口号不具备操作性,所以喊了几十年,无补于世,社会面貌几乎没有多大变化。这就是教训。

  

 

  学者简介: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经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研究》首席专家。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儒家经典的研究与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周礼》《仪礼》《礼记》。 

编辑:闫辉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