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怎样“创”进青年人的心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邢宁 2023-09-22 09: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立足点在于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有力支撑、为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提供有效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的参与不能缺位,青年的答案事关成败,如何做好青年与文化“两创”的结合文章至关重要。
8月13日晚,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开幕式在济宁曲阜举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这就决定了青年工作绝不是一般的工作,而是事关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重大工作。就文化“两创”来说,哪怕成果再多,如果青年人不“感冒”、不“买账”,心里念的还是“西方的月亮圆”,那么文化“两创”就谈不上成功。
文化“两创”需从兴趣抓起
通俗来说,就是先得让青年人觉得好玩、有趣,在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上寻求突破。
在这个层面,近年来各地文化IP的塑造、文创产品的设计、传统艺术的“破圈”,着实助推了国潮、国风大热。7月28日至7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简称ChinaJoy)在上海举办,作为年轻人的节日,一场国潮汉服大秀惊艳全场,很多观众评价,汉服、书法、戏剧等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成为ChinaJoy舞台的主角。
再说去年,谁也没想到甘肃博物馆以铜奔马为原型设计的一只“绿马”火遍了大江南北,让广大年轻人直呼“蠢萌”“魔性”,但就是爱不释手,让昔日的“马踏飞燕”踏进了青年人的心坎。无独有偶,三星堆博物馆的考古盲盒、河南博物院的玉佩棒棒糖也频频“出圈”。
甘肃博物馆文创“马踏飞燕”主题玩偶
成功的秘诀在哪儿?恐怕离不开用心二字。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如果只是在专业文史哲圈子中“孤芳自赏”,生命力、传播力就打了折扣。文创产品虽小,但背后花的心思恐怕不小,如果一件文创产品能拉近青年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能让他们满怀兴趣地走进博物馆一探究竟,传统文化就不愁没流量。
再说传播渠道,文化“两创”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自然是大势所趋,但同样是线上,为什么有的是草根创作的“爆款”,有的就算请来“大咖”操刀却少有人问津,可能就是缺了一点“青春表达”。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电视上播出时其实反响不大,但视频上传至B站后却引发观看热潮。原因就在于有看电视习惯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但B站不一样,有多少青年人每天“长”在里面,通过一条条弹幕沉浸式体验交互传播的快乐,这应该归功于传统文化与数字化碰出了火花。
观众在B站为《如果国宝会说话》打call
文化“两创”重在情感认同
如何让青年人从内心深处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纯说教肯定行不通,核心点或许应该放在如何讲好故事上。故事的形式可以是戏剧、影视、动漫或是游戏,但关键还得看内容。
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从第一季走到第二季,从上古之书《尚书》始,以中华典籍为线索,用“一部典籍、一个人,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搭起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引领青年人打开典籍,感受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让不少观众直言“找到精神食粮”“看哭了”。
一部好的文化作品,自然能担得起“精神食粮”的赞誉,因为它照亮的是青年人的精神世界,流下的是感动的泪。事实证明,能否让青年人触碰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否引发大家的精神共鸣,是检验精品创作生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原本一向低调的河南卫视突然“火”起来就证明了这一点。从《唐宫夜宴》一鸣惊人,到后来的《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再到前段时间打造的《2023七夕奇妙游》,出一个火一个,被戏称为“一路开挂”,成为全网流量“收割机”。再比如持续刷屏的舞剧《只此青绿》,将北宋青绿山水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与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舞蹈意境完美融合,让中国古典舞蹈之美、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不但走上舞台,更走进观众心里。
成功的背后自然离不开技术的创新、视觉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对中华文化底蕴的挖掘、是对地域文化的深耕、是对内容生产的匠心,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进行了深刻、丰富的解读,让当代青年意识到传统的、古典的很美,中国故事很美。
文化“两创”根在内心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文化“两创”的目标也是归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青年一代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实现自信自强,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努力的方向。
假如青年一代的精神力量不来自我们脚下的文化沃土,阵地就相当于丢了,中华文脉又靠什么延续?在这一点上,一定要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有清醒认识,青年群体我们抓不住,就会被西方抓住。西方不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吗?显然不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青年人中颇有人气的漫威系列,其中美国队长的盾牌就是美国国旗的元素。更不用说西方的电影、娱乐节目,基本也都在潜移默化地推广其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乃至政治制度。如果我们不重视,消融的就是文化自信。
在今年7月底举办的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山东的《儒典》展示专区、辽宁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史纲》新书发布、河南的《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元宇宙体验区等吸引了大批青年读者驻足观看,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兴趣,而是青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加自信。
在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元宇宙体验区,小朋友们戴上VR眼镜,手握VR手柄,瞬间穿越到上古时期的山海世界。
再过几天,尼山世界青年论坛就要举办了,作为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十三场分论坛之一,其目的是为国内外青年搭建起交流互鉴、合作发展的桥梁,势必将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种加强交流、携手共进的基础和底气,自然也离不开我们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正如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只要我们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就会迎来花开漫山。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