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肥乐宣”声情并茂,“伙大门”风景如画:有“声”有“色”的五埠村振兴故事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张懿程 2022-08-04 17:15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向上向善的文化是我们做好基层工作的精神引领。近年来,文化大省山东致力于“美德山东”建设,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站在了时代前沿,推动了全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发起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将深入山东各地,展示“美德山东”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切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听,文明美德故事多;

  看,古村古物景色好;

  入,入耳入眼润民心。

  是什么让家乡文化深入人心?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中,肥城市创新宣讲品牌“肥乐宣”,将古村古物、新人新事转化为宣讲内容,编进演绎故事,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故事讲给每个人听;悠久的村落历史,朴素的孝亲文化,以文化铸魂,以文旅振兴,走进五埠村,在边听边看中感受家乡风貌,在入脑入心中增进文化自信,美德文明浸润人心。

  7月26日,文化“两创”看山东采访小组来到肥城市孙伯镇五埠村,寻访这个宝藏村落的文明故事。

  入耳:朴实宣讲拉近心的距离

  与五埠村的相识,要从一棵核桃树说起。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采访团还没下车,就听到不远处的热闹声响:讲话声,伴奏声,叫好声。村民们安然坐在广场核桃树下,津津有味地看宣讲员表演小戏《三进门》,亲切的乡音,通俗的剧情,扶贫干部从最初敲不开贫困户家门,到最后扎根基层,为群众解难题的故事,引得村民们拍手叫好。

在核桃树下听宣讲的村民

  “核桃树下宣讲”是五埠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保留项目。村民告诉我们,这棵枝繁叶茂的核桃树已有120余年历史,是村民们的休闲地。广场上还有“蒲公英电影院”“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百草园书屋”等设施与宣讲共同构筑文明实践园地,只要一有宣讲活动,村民们就早早聚集在广场,听宣讲,看电影

  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将大舞台搭在家门口,是“‘肥乐宣’讲给你听”的一大创新。在宣讲中,用小事儿解读大理儿,以身边事观照大主题,就地宣讲,深入百姓,用村民听得懂,看得明的形式,让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家门口的宣讲正在上演

  宣讲的魔力不仅仅在于舞台的远近。村两委干部和文艺志愿者宣讲有板有眼村民身边的榜样讲起来同样有血有肉。核桃树下,五埠村的“文化能人”“好婆婆”纷纷走上舞台,为村民讲述孝善文化、家风故事,家长里短以小品形式展现出来,讴歌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在感同身受中成风化人。

  情景剧演绎扶贫故事,快板剧说唱村庄新貌,老党员再现革命情怀,把文明故事、榜样人物、家乡文化、乡村蝶变讲给你听。通过“肥乐宣”,肥城故事在肥城父老乡亲口中津津乐道,大道理变成了小故事,新生活取代了旧桥段,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润泽人心这样的宣讲每周都在上演。

  入眼:文化传承涵养美丽古村

  在宣讲故事指引下,我们走进这个600多岁的古村。三面环山、依山而建的五埠村内古迹众多,房屋建筑就地取材,多采用石头垒砌而成,有“山东第一石头村”之称。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了全国独特的伙大门乡村旅游景区。

“伙大门”特色胡同

  什么是“伙大门”?

  伙大门依山而建,北高南低,一条条胡同向北伸去,居住房屋由北向南按辈分排序,房屋向南向东向西三面建设,形成“巷中有巷、门中有门、院中套院”的独特建筑风格,极具北方传统的家族群居建筑特色。建筑采用的青石干茬缝砌墙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座座青石砌成石屋石窗石头门楼扑面而来,向人们叙说一个个孝亲、勤劳、淳朴的乡村故事。

景区引进多个非遗项目

  拾级而上,石头巷内别有洞天。院落内蕴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工坊项目,剪纸、面塑、皮影、泥塑、岱宗传拓、桃木雕刻等12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驻,与古朴村落文化融为一体,村民拜师学艺传承技艺,全面展示古村风貌,同时为文旅体验增添一抹亮色。

  群山青柏带帽,山下核桃缠腰,梯田层层尽染,田间五谷丰饶,宣讲声声中,山东第一石头村的浓墨重彩在眼前徐徐展开。

风景如画的五埠岭景区

  从核桃树下出发,走过“全国独特伙大门”,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肥乐宣大讲堂中,五埠村“变身”的故事还在继续。在乡村振兴的脚步下,在文化传承的润泽中,五埠村实现了从贫瘠山村到精美景区的蝶变。

  肥城市有“声”有“色”的乡村振兴故事里,美德文明点染风尚,古村风貌记住乡愁,家乡风物美名远播,文化底蕴浸润人心。

 

编辑:高华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