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两个结合”研究:图谱与展望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作者:石小娇 刘佳芸 2024-11-13 09:3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一经提出,迅即成为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研究图谱

  本研究旨在通过CiteSpace软件(全称为CitationSpace,版本为6.3.R1)以知识图谱的方式直观呈现“两个结合”理念研究领域的热点、演进脉络与前沿所在,精准把握当前“两个结合”研究的前沿趋势。

  “两个结合”研究发文相关机构分析。从453篇文献的期刊分布看,在有关“两个结合”的研究文献中,主要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来源期刊(AMI)上。研究成果较多的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详见表1)。

  “两个结合”研究热度趋势度分析。CNKI核心期刊中关于“两个结合”的相关研究的第一篇研究文献发表于1992年。2020年以前,CNKI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少。1992—2020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逐渐增长。但较为明显的是,自1992年至2020年的28年间,年发文量始终维持在10篇以下。自2021年至2024年,发文量有了明显上升,2021年开始,年度发文量超过15篇,发文数量有了显著增加,2023年(152篇)达到峰值(详见下图)。从发文时间节点来看,发文量的变化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节点十分接近。

  “两个结合”研究关键词相关度分析。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往往反映某段时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知识计量分析对数据“净度”要求较高,为保障研究精度,笔者又以人工方式对上述文献进行数据清洗,人工比对和阅读每一篇文章的摘要、关键词等基本信息,删除与“两个结合”主题相关度较低的文献,得到时间跨度为2020年至2024年的有效文献256篇,以此作为CiteSpace关键词分析的样本数据。在本研究所选取的256篇论文中,样本中词频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是“两个结合”(107)、毛泽东(12)、中华文明(8)、“两创”(8)、理论创新(8)、守正创新(7)、文化自信(5)、辩证关系(4)、中国化(3)、文化使命(3),关键词的中心度越强,说明其与主题联系越紧密(如表2所示)。

  “两个结合”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CiteSpace关键词聚类运算结果共生成6个聚类,聚类标签数字越小,说明该聚类包含的关键词越多。从聚类结果来看,宏观层面上,学者们主要关注“两个结合”理念生成的发展逻辑以及“两个结合”理念与中华文明的关系(#0“两个结合”、#1中华文明、#3发展逻辑);微观层面上,通过聚类分布图,可以看出学者还关注“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主要从理论基础、历史方位、中国化的时代选择和内在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5价值意蕴)。部分学者从“一个结合”即毛泽东思想论述出发,论证“两个结合”是在“一个结合”基础上发展的新时代的斗争哲学。

  理论前沿

  聚焦“两个结合”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密不可分、互为表里。首先,“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两个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得益于坚持“两个结合”形成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过程。其次,“两个结合”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密钥”。“两个结合”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再次,“两个结合”是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两个结合”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理论上的清醒才能确保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政治坚定,才能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和深化我们党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才能牢牢掌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主动。显然,学术界阐明“两个结合”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继续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但关于“两个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关系,即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方法逻辑关系的研究略显单薄。

  聚焦“两个结合”对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两个结合”展现中华文明生命体自我递嬗演进和现代转型的作用。一是“两个结合”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主体性体现在对“两个结合”的创新发展和科学总结,而“两个结合”则为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提供根本途径,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生成基础、塑造建构路径、打开创新空间,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二是“两个结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学术界日益关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的联系与相关性。有学者认为,“两创”的实践应指向“两个结合”,而“两个结合”的实践成果应纳入“两创”的理论总结,二者贯穿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各个时期的文化发展中。三是“两个结合”彰显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文明创造物,其之所以能够孕育形成,源于“根脉”与“魂脉”之间的内在契合、相互融通。“魂脉”与“根脉”的结合进一步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视野和文明时空,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生成基础、塑造建构路径、打开创新空间。但如何将“两个结合”与“两创”这两大命题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理解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式现代的关键一环,仍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

  聚焦文化视域下的“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特征。“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总结,蕴含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是“两个结合”的契合性。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和“一个结合”相辅相成,“一个结合”包含了“第二个结合”的意蕴,“两个结合”命题是对“一个结合”命题的内涵深化和路径拓展。第一个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第二个结合”,因为中国具体实际主要就是指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基本所在,因为经济、政治的思想精髓都集中在文化中。二是“两个结合”的动态性。从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两个结合”的关系看,“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仅供套用的理论公式,而是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是一个从革命到发展,从互相认识到彼此契合的不断更新、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的动态过程。三是“两个结合”的基础性。“两个结合”实质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通过打通“古今关系”、重新定位“中西关系”,为中国的理论、道路和制度夯实经由现代性赓续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基。四是“两个结合”的民族性。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民族气派是马克思主义的个性特质,是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民族的在场方式。在推进“两个结合”实践进程中,要尊重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团结各民族的民族力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聚焦“第二个结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一是有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有学者指出,“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标志着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高度。二是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第二个结合”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智慧与实践方法,打开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空间,突破了西方现代文明框定的空间格局。中国共产党必将在坚持“第二个结合”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强大的精神和文化力量。三是有助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效能。有学者提出,毛泽东从建党以来的理论和实践就是党进行“结合”探索的代表,对“结合”理论取得了重大的认识和实践进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的“结合”探索和“结合”理论实现了新飞跃,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空间和价值定位指明了方向。总之,“第二个结合”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内在联系,将结合的对象深化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意义重大,需要在进一步挖掘它对焕发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方面着力。

  聚焦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一是从历史进程总结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一开始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取得了胜利,但到一定阶段之后需要更注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沃土,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高度契合性,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构想、价值导向、方法论层面的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是从结合成果分析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本质趋同和有机契合,并体现在文化层面和政治等多个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标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两个结合”的新高度。三是从经典著作阐明契合性。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等著作中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认识不断升华,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理依据,还蕴含着其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还有学者分析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中华文学经典紧密结合起来。综上,学术界从历史进程、结合成果、经典著作三方面阐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强调两者在价值观、文化政治层面及理论与实践上的高度契合,但在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在哪些具体方面找到契合点,还需从哲学、伦理、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趋势展望

  学术界对“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结构特征、重大意义、内在逻辑、辩证关系、发展规律、实践路径以及原创性贡献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火热景观,但学术化锤炼、学理性提炼和学科性建构仍需强化。

  强化学科间交叉融合,拓宽“两个结合”研究视野。要注重交叉融合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统计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打开“两个结合”研究视野,多向度探索“两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内在规律、文化心理、民族情感等因素,创造性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空间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两个结合”资料。尤其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契合的“文化基因”,更好更快找出“两个结合”的文化生产空间和推进路径。

  强化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拓展“两个结合”研究深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不断深化“两个结合”,是建构当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坚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两个结合”,一方面要注重在“第二个结合”中减少“结合”原则研究性空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力求使之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且日用而不觉的新时代文化;另一方面要注重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经验,使之概念化、原理化和规律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构和形成自我知识体系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强化国内和国际互通,增强“两个结合”研究时效。“两个结合”既体现唯物论,又深蕴唯物辩证法精神,使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的文明图景和文明前景,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因此,要注重对“两个结合”研究和中华新的文明的世界意义挖掘;增强“两个结合”研究的国际比较视野和国际话语权汇聚,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文明发展模式,探讨“两个结合”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赋能讲好新时代文化与文明的“中国故事”。

  (作者单位: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汕头大学研究基地)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