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齐鲁文化的文明贡献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常晶 陈小葵 2024-10-22 09:2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诸子百家半齐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里,齐鲁文化始终占据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生成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独到的文化基因。

  齐鲁文化文脉绵延,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具体体现。海岱考古成果揭示出齐鲁地区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构成了齐鲁地区完整的文明链条。其中,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文明要素齐全、文明社会开启,表明此时礼制已初步形成。这套礼制系统被后来的夏商周所继承,影响至今,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孔子以文献存亡继绝为己任,编订《六经》,使先秦时期官府和民间的文化精华幸得流传。齐鲁大地深厚的人文沃土,为今天的我们认识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当下与未来提供了助力,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历史文化参照。

  齐鲁文化讲求革新,是中华文明突出创新性的生动注脚。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是齐鲁文化鲜明的“精气神”。从历史上看,齐鲁大地在中国历史上有多项创新。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就实施了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内政上“叁其国而伍其鄙”,经济上“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军事上“作内政而寄军令”,法制上“慎用其六柄”,人事上“乡长所进,官长所选,公所訾相”,为齐国称霸奠定了重要基础。科学技术上,明清西学东渐之时,山东益都(今淄博市临淄区)的天文学家薛凤祚会通中西科学,是最早将西方对数、三角和天文历法等知识介绍到中国的学者之一。近代中国,山东更是开风气之先,成为国内最早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六个地区之一。共产党人在齐鲁大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广泛传播。由此可见,齐鲁文化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的创新性作出了突出贡献。

  齐鲁文化融合统一,是中华文明突出统一性的重要源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春秋时期,孔子修订《春秋》,包含‘大一统’思想。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已成为当时政治思想领域中的主流。基于这种认识,各族人民都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称雄,礼崩乐坏。周礼宣扬的“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核心理念走向衰败。孟子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一匡天下”等思想,其目的是要“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这一思想萌芽被儒家的后人公羊高在《公羊传》中明确阐释为大一统。西汉董仲舒进一步将其设定为理想社会的目标,他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大一统的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基础与思想基础,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历史根基。与西方大国普遍信奉的“分而治之”不同,中国坚信“合则兴之”。我们始终以世界整体利益、国家整体利益、民族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为旨归,充分展现了“协和万邦”的齐鲁文化智慧。

  齐鲁文化博大宽广,是中华文明突出包容性的生动体现。齐国稷下学宫的创设和它所体现的文化理念,就是体现齐鲁文化包容性特质的典型代表。西汉刘向的《别录》记载:“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稷下学宫有期会辩论的传统,黄老、阴阳、墨家、名家、纵横家、儒家等学派在此开展了“王霸”“义利”“天人”“善恶”“攻伐”“名实”等诸多辩论,促使各家不断吸收新思想,修正、完善、发展自己的学说。各家各派不仅百家争鸣,畅所欲言,还被齐王赋予“不治而议论”的权力,即使没有任何官职,也可以对国家事务出谋划策。从诸子辩论中,齐国广开言路,博采群议,齐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且百余年间,政策连续,其中彰显的兼容文化精神不得不称之为五千年文明史上世所罕见的文化奇观。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影响着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这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倡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力争克服旧文明形态中极端主义、保护主义和排外主义的历史文化基因。

  齐鲁文化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突出和平性的精神底蕴。齐国的晏婴以“五味”“五声”为例,认为只有“五味”调和,才能“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同时,只有“五声”调和,君子才能“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孔子则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强调和为贵,但不是无原则片面追求“和”,而是不违背礼法,不为和而和。“和而不同”重点在“和”,同时强调对差异的理解与尊重,以其深刻的哲理性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一。相较于奉行“国强必霸”的丛林法则和对抗性的零和博弈思维的西方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荣辱与共,展现出新的人类文明与现有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本质区别,也是齐鲁文化“和而不同”理念的时代体现。

  齐鲁文化是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交织影响、浸润生成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思想文化力量。

  (作者单位:济南市委党校)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