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底蕴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作者:钮倩 2024-07-17 09:22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神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蕴含的道德精神、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滋养和教育源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思政课建设,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重新解读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唤醒深藏在学生血脉深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思想营养和实践智慧,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了根基。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有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传统美德、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是滋养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沃土。例如,“天人合一”“中庸和合”“厚德载物”等为化解人类面临的困境、应对人生困惑提供了有益的精神滋养和价值影响。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除此以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充分彰显了民为邦本的治理思想。这些文化理念穿越历史周期,与形成于工业文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在中国大地上充分展现了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以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教育方式,让中华文化“新”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在广大青年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进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继承者、积极传播者。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历来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认同,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奠定优秀文化根基;作为被广泛接受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起大学生极高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增强思政课的审美性、趣味性,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精神底蕴滋养青年,可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育人作用,推动高校思政课实现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点选择与培育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相契合的教育内容。

  第一,重点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资源,培养坚定的爱国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等,都是激励青年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精神养料。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思政课教学要充分挖掘爱国主义的内容,赋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以深厚的文化滋养,鼓励青年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

  第二,重点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懈追求理想、知行合一、崇尚精神的思想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敬业诚信的职业精神、知耻而后勇的立世精神等。这些精神是青年大学生投身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精神支柱。高校思政课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让青年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并转化为自身行动的重要动力。

  第三,增强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使其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夙夜在公的奉献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济世精神等,都可以成为激发青年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认真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可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切实承担起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青年学生不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而且以此为动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

  此外,新时代下,教育者投入立德树人事业,不应再是一厢情愿的“一言堂”式的“我来讲”“我来教”,而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作为一个学习主体的接受程度,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应积极回应青年大学生的需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助于学生在知识积累、情感体验、文化认同、理想追求等方面成长发展,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培育出时代新人应有的主体性、自觉性和能动性。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