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主编王学典:主动融入文化创造的主流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雷萌 2024-06-06 14:32
谈到曾主持18年的《文史哲》杂志,他说:“不入主流,难成一流。学术期刊人要主动融入到当下文化创造的主流中去。”
说起在引领学术潮流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他说:“我们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做文章。走在前面是最难的。”
6月1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话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主编、《文史哲》名誉主编王学典,听他畅谈坚守学术期刊初心、矢志传承中华文明的知与行。
“没有人蹚出一条成熟的路让你走”
“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提出的殷切期望,深深铭刻在《文史哲》的办刊理念中,更融入期刊人的自觉担当中。
期刊怎么办?业界有不同看法。“绝不能采取‘你来什么稿子我就编什么’的态度,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方面,期刊人应该更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当代新文化的创造中。”王学典说,要敏锐把握时代主流的变化、文化主流的变化,能意识到一场新的变革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勇敢地迎接新变化,“走在前面是最难的,没有人蹚出一条成熟的路让你走。”
“这就需要期刊人的眼光、锐气、判断力,看到当下学术界的主流是什么、使命任务是什么,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贡献期刊的力量、媒体的力量。”王学典说。
持之以恒地研究探索中华文明,是《文史哲》的初心和追求。王学典告诉记者,《文史哲》早就有意识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命题上做文章,自觉按照新时代的文化要求办杂志,浇灌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的园地。
王学典向记者介绍,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以来,《文史哲》开设了几个新栏目,引导学界把思考的方向集中在一些新问题上。
在以往设立“中国社会形态问题”基础上,新开设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变迁”专栏探讨中国独特的历史道路。“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中国最近40年的崛起,植根在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之中。”他举例说,放眼东亚的崛起,这些国家都是儒家文化传播的区域,特点之一就是高度重视教育。《儒林外史》中的故事,一方面有人可能当笑话来看,另一方面也足见中国普通百姓对读书的追求。“东亚的崛起说明,儒家文化对现代化绝不是起阻碍作用,而是为现代化起步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本。”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专栏是王学典同时在《文史哲》和《孔子研究》杂志开设的。他告诉记者,两本杂志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引导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等多学科学者思考中国的传统对当下的意义,栏目推出后受到学界欢迎。“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到社会科学的视野之下,来观察、审视、扬弃、批判性地继承。这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表述是完全相合的。”
引导学界研究、引领学术潮流,《文史哲》正在以矩阵形式发力。
2008年起,《文史哲》已举办12次人文高端论坛,“小规模、高层次、大影响”,王学典坚持,每届规模不超过20人,让受邀的顶尖学者都能充分发表意见。
2014年,《文史哲》在参与文化交流互鉴中创办了国际版。今年4月举行的《文史哲》国际版10周年论坛,以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探讨主题。
“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也是《文史哲》深耕10年的项目,评选标准是既有扎实的学术研究又有引领创新的突破。今年4月,“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六二讲话’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等入选2023年度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继承五千年来我们的先人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在今天把它讲明白,在明天把它传承下去。”2023年年底,王学典卸任《文史哲》杂志主编,“我相信在未来,《文史哲》杂志会继续走在这条路上。”
“能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最有可能的是儒学”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说起山东,人们往往首先提到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对山东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出要求,王学典反复研读进而求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什么?山东承担着什么特殊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文化使命?
他将“线索”延伸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阐述中。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这样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这六点全部出自儒学的经典。”王学典说。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王学典谈道,其中“天人合一”在先秦时期与其他流派共享,其余九点都出自儒家的典籍。
当前学术界深入讨论和阐释“第二个结合”,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巨大的体系,包括很多板块。能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部分?王学典认为:“能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在我看来最有可能的部分是儒学。”
“学界有些人认为儒学是一种道德哲学,是修身养性的学说,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王学典说,儒学带有社会发展理论的学科属性,有着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历史责任感。“我们耳熟能详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彰显了儒家改造社会的主张,而不是主张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干不下去就逃到深山,用现在的话就是躺平。”他因此判断,“这是两种社会发展理论的结合、融合、契合。”
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战略资源,儒学就是山东省独特的战略资源。“这是山东所承担的独特的、其他省份不具备的文化使命。”王学典建议,应最大限度用好这一资源,加大对儒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每年9月27日—28日,在孔子出生地曲阜尼山举办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国际孔子文化节上,西方学界有影响的学者、政要济济一堂。王学典参与了2010年至今举办的历届活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也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要学术支撑单位,通过这样一个文明交流互鉴平台,探索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
同时,《文史哲》《孔子研究》都深度参与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发表国际学者的优秀文章。“杂志在对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对学术成果的发布传播起到更持久的影响。”王学典说。
“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存在于每个中国人本身”
“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行的深刻阐释,王学典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开拓思考。他感到,多年来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形态的研究汗牛充栋,而对实践形态的研究还不充分。
“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不仅在典籍文献里、考古遗址里,也不仅在博物馆里,主要存在于每个中国人本身,存在于中国人讲求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中,存在于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模式里。”王学典认为。
5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率领下,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来山东大学调研。调研组提出,要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进人民心里。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王学典在参加调研的路上一直在思考,怎样激活儒家文化在民间的丰厚遗存;在风俗习惯里、代际交替中,怎样对民众的生活方式进行“两创”。比如在乡村风俗习惯中还有一些遗存,要移风易俗,保留精华,剔除糟粕。“探索打造既能与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相匹配,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对接的生活方式。这种新型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提供可靠的载体,变成老百姓日用而不自觉的事情,形成全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
在社会科学视野下,深化“两个结合”研究。说到这里,也就理解了王学典在谈到他所主持的杂志时所强调的,“实事求是地告诉你,我们不作离开具体研究的一般性探讨”,而这也映射着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承载的时代使命。
编辑:翟凌宇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