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中法文化遗产多领域多层次深入推进交流与合作

来源:国家文物局作者:赵昀 2024-05-30 09:04

  甲子又重逢,历史展新篇。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是个有特殊意义的节点”。

  5月5日至7日,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对法兰西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交流与合作4份联合声明,签署近20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关于互办文物展览的合作意向书》《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关于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科学研究之合作协议书》。

  历史为师,文化似友。多年来,中法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展览交流、考古研究等多个领域,持续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今年这两份新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传承友谊、着眼长远,携手再出发的又一次“双向奔赴”。

  一张路线图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文化遗产合作是中法两国元首共同关注的议题,两国元首在多次会见时均提及和关心,并亲自参与和主导了多项中法文化遗产合作。

  十年前,2013年4月,经多方斡旋和努力,中法双方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归还中国圆明园铜鼠首和兔首事项达成一致。6月,中法双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交接仪式,两件圆明园兽首顺利回归祖国。中法两国在防止文物走私,促进流失文物返还领域有成功的返还实践,两国政府也为此领域的双边合作不断搭建机制平台。2015年4月13日,根据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文化部的共识,我驻法大使翟隽代表中国政府接收法国政府通过原始捐赠人弗朗索瓦·皮诺先生返还的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吉美博物馆”)藏甘肃大堡子山流失金器中4件鸷鸟形金饰片。5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接收了克里斯蒂安·戴迪安返还的28件长方形金饰片。至此,吉美博物馆原藏甘肃大堡子山流失金器全部回归,32件文物划拨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7月20日,“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展示了早期秦文化内涵和特殊价值,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文物回归的过程和我国打击文物盗窃盗掘犯罪和追索流失文物工作成果。

  五年来,两国元首先后见证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局长与法兰西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关于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的行政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和法兰西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在防止和打击非法贩卖文化财产领域加强交流和专业人士培训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局长与法兰西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关于落实双方在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内容涵盖政策沟通、濒危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文物展览、藏品安全、防止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等,对文化财产安全管理、文化财产进出境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培训作出指导,并为中法双方开展巴黎圣母院保护修复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研究合作作出框架安排。

  2022年,经批准,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作为中国政府代表,以视频方式出席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第二届捐助方会议并致辞,推动中国文物保护理念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体系相融合。“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由法国、阿联酋于2016年发起成立,快速发展为文化遗产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国际组织之一。近年来,我国同法方一道,深度参与联盟决策与管理,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博物馆在联盟核心治理机构董事会和科学委员会中分别有一名代表,国家博物馆成为全球首批“文物避难所”之一。联盟是我国首次从开端起即深度参与筹划和创建的一个全球性专门文化遗产国际组织,体现出中国在管理层中的首创性和代表性,并巩固和发展了中法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

  为全新规划后疫情时代中法文化遗产合作,国家文物局立足已有合作基础和未来设想,向法方提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和法兰西共和国文化部部长2023—2025年文化遗产领域合作路线图》,为中国专家与法方团队共同参与巴黎圣母院现场修复工作、兵马俑保护修复研究合作、公输堂和茂陵合作项目、泰山和圣米歇尔山等两国世界遗产地缔结友好关系等内容作出具体安排,并再次重申两国关于继续预防和打击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全力支持“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的意愿。《路线图》于2023年4月6日,在两国元首见证下,由李群与法国文化部长里马·阿卜杜勒·马拉克签署。

  此次签署的两份协议,正是落实上述共识与合作机制的具体行动,成为新时代中法文化遗产合作又一重要里程碑。

  共赴展览盛会 推动文明互鉴

  在法国凡尔赛宫邂逅“中国风”,在中国故宫欣赏“百合花”。中国人心中,法兰西有着独特魅力;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令人钦佩。双方通过博物馆这扇“门”、借由展览这扇“窗”,让彼此间文化交流愈发深厚丰富,人民交往更加相知相亲。

  2014年10月21日,中国“汉风”吹到巴黎,作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的重要文化合作项目之一,“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在吉美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分别为展览题写序言,并共同担任监护人。展览精选来自中国9个省份27家文博单位的150组、456件文物及3件辅助展品,珍贵精美的文物、灿烂丰富的中国文明史,让法国公众大饱眼福,展期4个月,观众近10万人次。展览期间,中国还派出由考古学家、博物馆学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到法国博物馆、高校进行系列汉文化主题的学术演讲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法国民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了解。

  展览恰逢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之后,国家文物局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思想,注重发掘文物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从多个侧面呈现统一、开放、自信、多元的中国汉代社会全貌,分享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与中国情怀。国家文物局得知法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增加有关汉代的泛读内容后,积极促使法方在展期内组织多批法国中小学生参观,并由法国教育部印制了1000余册讲述中国历史的官方教辅材料分发各校,努力为文物外展增添教育与人文的高附加值,面向法国年轻一代培养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此外,国家文物局还通过正式渠道向吉美博物馆赠送“文物带你看中国”3D数字触摸屏,这也是我国官方首次以“捐赠人”身份向法国国立博物馆进行捐赠,可谓创新之举。

  中法互办互换展览,受到两国元首的亲切关心和亲自主导,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十年前,“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由中心承办,十年后,中心与吉美博物馆达成此次新的合作意向,将相约一场秋天的盛会:唐代文物主题展览,同时将举办一项吉美博物馆藏品来华展览。作为2024中法文化旅游年重要项目,该展览以中国历史上因疆域辽阔、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璀璨、民族多元交融著称的唐代为主题,拟选取陕西、河南、新疆、甘肃、江苏、浙江、青海、辽宁、天津、宁夏等10余个省(区、市)近30家文博机构200余件/套展品,展现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多元融合的大唐璀璨文明成果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为法国观众献上来自大唐盛世的文化与美学盛宴。

  作为我国从事文物对外交流的专门机构和专业机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与法国文博机构广泛交流、密切合作,共举办12项赴法中华文化展览和来华展览,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30万人次。1973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首站在巴黎市美术馆小宫殿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大型文物出境展览,打开了“文物外交”的新局面,也叩响了中心文物对外交流事业的大门。近年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立足展览交流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同法国文化机构在内的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工作者一道,策划举办了一批彰显中国内涵、中国精神的高质量进出境文物展览。除“汉风”展外,2018年6月,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心主办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博创意产品海外巡展”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举办;2019年,由法国拿破仑第十骑兵协会举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的“法兰西的雄鹰——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览”在云南、贵州、山西、河南、广东等地巡展……中心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走出去”,不断擦亮文物展览“金色名片”。同时,积极“引进来”,通过联合策展、互换展览、引进巡展等方式,积极引进世界优秀博物馆精品展览来华展出,与中国文物同台展示,在展示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更好满足公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

  保护修复研究 凝聚共识向未来

  中国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与法国巴黎圣母院,同为闻名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深受中法两国人民喜爱。此次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的缘起与落地,均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完成,肩负着新时代中法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的使命与愿景。

  从中法双方初步达成保护合作意向到今年协议签署,历时五年。2019年初步达成土遗址保护合作意向,2020年深化合作研究基础,2021年拓展木质遗存保护合作意向,2022年持续开展合作交流,2023年推动合作项目实质性进展形成合作协议初稿……经过调研、座谈、多方沟通、协商讨论,统筹考虑双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确定将在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科学研究两个方向上共同努力。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秦始皇帝陵与法国巴黎圣母院均曾使用大量的木质材料且存在过火木质遗存。如秦兵马俑坑的建筑使用了大量棚木、枋木、立柱、地栿等木质构件,也出土了战车、兵器局部构件等木质遗迹,这些木质遗存在历史上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焚烧;而巴黎圣母院也保有大量木质建筑构件,其木质屋架在2019年被严重焚毁。“我们选择木质遗存保护这一共性问题作为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将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秦兵马俑坑等考古遗址主要为土质,这类土遗址的保护与常见的露天土遗址不同,需要结合其自身环境与病害特征,面向考古、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的全链条需求,发展可持续的保护利用科学体系。“因此,我们希望同法国的遗产机构一道开展考古土遗址的保护研究,在国际上推广中国特色的考古土遗址保护理念,通过文化遗产科学研究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精神。”

  下一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围绕合作协议所确定的框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深入探索秦始皇帝陵与巴黎圣母院两处文化遗产中的木质遗存(尤其是火烧木质遗存)以及考古土遗址的材料性质与历史价值信息,在室内试验与模拟试验的基础上,总结遗产劣化机制,开发适用于文物实际的保护技术与方法体系。与此同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将通过本次合作,与法方共同培养文化遗产科技保护的青年人才。进一步深化中法两国间文物联合保护修复工作和世界遗产地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为中法两个文化遗产大国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贡献中国经验、中国力量。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