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政”看《道德经》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 2024-01-21 15:36

  按照一般的说法,儒家是入世,道家是出世。这恐怕是对儒道两家最大的误解了。

  熟悉老子和《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老子曾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除了要整理、撰抄先朝典籍,还要定时发布“研究报告”,对治理国家提供政策建议。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完全出世呢? 

  事实上,儒、道皆有入世的一面,也都有出世的一面,只不过两家关于出入世的观念不同罢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道德经》中有关入世的说法。

  01

  无为而治

  “无为而为”是《道德经》的核心主张,也是被误解最多的一个词汇。它真正的含义是“不妄为”,而不是 “不作为”。“妄为”者,不守规矩,胡乱作为也。

  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提到和论证这个观点,如: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务,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历史上,“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治国理政之术,对后世治国安邦影响很大。

  如汉景帝时期,按照“无为而治”的理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修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加上景帝重视以德化民,所以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百姓相对富裕,国力得到增强,成为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明初的仁宣之治等,也深受“无为而治”的影响。

  可以说,“无为而治”是一种很高的政治智慧。它以制度治国,君主只要清心洞察、知人善任,将合适的人才摆在合适的岗位上即可,不必事必躬亲。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树立一种“管为不管”的思想。

  要做到“不管”而让社会有序运转,就需要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百姓生活的制度体系,依照制度办事。

  依照制度办事能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这也是我们不断推动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

  02

  大公无私

  《道德经》中对为政者的期待可用四个字概括:大公无私。

  老子认为,为政者应该时时刻刻站在高处、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处理事务,须臾不能忘记身份和职责、总考虑私欲。

  为什么需要大公无私?老子从很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能够做到身居人后反而先得到或先到达,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这难道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吗?正是因为无私,反而能够成事。

  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人民至上是信念,为民造福是天职,大公无私不是高标准而是基本要求。翻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的第一条便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作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03

  戒贪守廉

  古往今来,多少为政者都倒在了“贪”字上,最后落得个身陷囹圄、身败名裂甚至一命呜呼的下场。

  严嵩是利用首辅之权大肆贪污的典型。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与儿子盘踞要津达二十年。严嵩倒台后,被查抄出的财产几乎超过了皇室珍藏。而他也被罢官,儿子被斩首。

  众所周知的大贪官和珅,被抄没的家产,更是超过朝廷十年收入。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利益相比哪一样更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地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也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老子在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贪欲太过百害而无一利。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是目前史籍中所见到的较早关于“廉”的论述,其核心是“廉而不刿”,强调自我清廉的重要性。保持清廉要以实际行动来加强自我修养,而为政者的清廉也会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04

  慎终如始

  《道德经》中与治国理政相关的论述还有很多,比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等观念一脉相承。

  “治人事天,莫若啬。”意思是在社会管理和生产生活中都要讲究俭约,珍惜人力、物力。这是对节俭之风的提倡。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说的是干工作要认真、谨慎,实干兴邦,不能空谈;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如此,方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惠及国家和人民。

  “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制小鱼,反复折腾就会碎烂;贵重的物品反复搬动,就容易造成损坏。治国理政也是一样。老子一直在苦口婆心地劝谏为政者“无为而无不为”。

  总之,《道德经》中关于自然、平衡、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无私为公等诸多观念,对于解决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仍具有重要启示,值得深入思考和借鉴。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