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谁谱新歌长短句,南朝乐府肇胎初

词的起源与佛教之关系及《花间集》编选与文人词的曲调来源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作者: 2024-01-05 09:41

  【编者按】2022年年初,本报《草地》周刊开始连载叶嘉莹先生讲授诗歌的课程,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到2023年底,这一系列课程已全部刊载完毕。征得授权,《草地》周刊将继续连载叶先生早年讲授唐宋词的课程。叶先生从词的起源讲起,将唐五代两宋著名词人的生平及词作特点一一道来,带领我们了解词的源流演变,感悟词的美感特质。让我们跟随叶先生的讲授,继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词产生的时代背景

  词的产生是从中晚唐开始,到五代才兴盛起来。唐以后就是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什么都加一个后字?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梁、唐、晋、汉、周这几个朝代。跟五代同时的,在南方有所谓十国,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最光荣的两个时代。中国从那么兴盛的、统一的大唐时代,怎么就演变到这样的一个大分裂时代呢?唐朝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中晚唐以后的唐朝,有几大政治上的弊病,一个是宦官专权,一个是藩镇割据,还有朝廷里面大臣们的党争,李商隐(李义山)就是陷身于朝廷的党争之中的。

  李义山写过一首很长的诗,他说那些老百姓,饿死在道路上都没有人管,大白天的正午就有人来抢劫你,而抢劫你的人有时候是没有饭吃的贫苦的人民,有时候是那些做官的人,他们以巡防、巡守之名行抢劫之实。李义山的那首长诗是“行次西郊”,就是写他在长安附近的西郊所看到的乱象,一共押了一百个韵,所以叫《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皇帝的权势完全失去了,藩镇一个接一个起来了,最后朱温把皇帝废了,自己做皇帝。地方的军阀也割据一方,造成一个又一个分裂的小国,就是五代十国。而词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中产生的。

  既然当时是在这样的战乱痛苦之中,那么词岂能不反映民间的战乱和疾苦?可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晚唐五代的词汇编成的一本很有名的集子,叫作《花间集》。里面晚唐五代人的作品,内容很多是男女的闺情,有的是离别相思,有的是歌舞宴乐。除了《花间集》,还有一本王重民编辑的《敦煌曲子词集》。《敦煌曲子词集》里面收的很多是民间的歌谣,所反映的方面比较广,有反映边疆战争的,有反映战士思乡的,有表现忠爱的,还有佛教的歌曲。当然,古今中外一切歌谣都免不了的是,一定要有爱情的歌曲。因为爱情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感情。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无论是文士,还是民间,都不能避免。《敦煌曲子词集》里面反映的方面比较广,可是到了《花间集》这个文士的作品里面,它的内容就比较狭隘了,就大半是男女离别相思的曲子了。

  为何如此呢?中唐以来,宦官之专权、藩镇之割据、朝廷之党争,养成社会上一种风气,就是追求自身的利益和享乐。而且有时候越是在战乱之中,越是没有希望、前途的时代,如果有人能苟安一时,更会追求享乐的生活,而人民当然是痛苦流离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偏安在一个角落的小朝廷,因为觉得国家、朝廷是没有出路的,所以那些在上面的人,那些士大夫阶级的人,那些做官的人,就一心一意追求自身的利益和享乐。当时大部分人民没有受教育,不认识字,不会把自己的作品用文字记录下来,没有人把他们的作品收集起来编辑整理。而《花间集》是后蜀的赵崇祚编选的,他是属于士大夫阶级的,《花间集》中所收的作品都是五代十国这些士大夫的作品,而这些小朝廷的士大夫所追求的,就是自身的利益和享乐。所以越是这样战乱的时代,越没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词与绝句之关系

  我们说了词的内容形成的原因,可是从诗歌形式的发展历程看,为什么在晚唐五代的时候,忽然间有一种不整齐的长短句、流行的歌曲兴起来了呢?如果说我们中国旧诗的传统,除了汉朝的乐府有那种完全自由的杂言体式之外,大半都是五个字或七个字整齐的齐言,那么中晚唐以后突然产生了这样长短句不同的歌曲,原因是什么?

  词是按曲填词的歌词,它的特色是先有曲调后填词。像《诗经》和汉乐府,是先有歌词后谱曲子的。如果把这种先有曲调后填词的起源,推到更早去,什么时候中国流行了先有曲调后填词呢?是南北朝的时候。南北朝的齐梁也是偏安的,也是小朝廷。齐梁的君臣,也耽迷在这种歌舞享乐之中。所以词从最早的起源到《花间集》,都是受到这个影响的。

  词又被称为“长短句”,体现了词的文体形式上的特色。从诗的七言、五言到词的“长短句”,关于词体的兴起与诗的关系,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唐诗绝句这种体裁本来也是可以吟唱的,唱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有泛声,有的时候有声词,有的时候有叠句。

  泛声,即有声无字,歌者有时只是拖长一个音,可是没有一个实字。声词,就是乐府诗里的“妃呼豨”“上邪”;还有唐朝早期的一些作品,比如《竹枝》《杨柳枝》等曲调,这类绝句是加有声词的。有时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两个字:“竹枝”或“女儿”。唱一句诗,后接“竹枝”,再唱一句诗,后接“女儿”。“竹枝”和“女儿”与诗歌本文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就是一种声词。

  关于叠句,唐朝“旗亭画壁”的故事可以证明。高适、王之涣等诗人在旗亭聚会时,隔壁歌女也在饮酒唱歌,唱的就是当时的绝句。于是,他们几个诗人就比赛,歌女唱到谁的诗,谁就在墙上画一条线,看谁的诗最受欢迎。由此可知,唐朝的七言绝句是可以歌唱的。唐朝诗人王维的《渭城曲》,别名《阳关三叠》。近代的歌曲家还曾经把这首诗谱成可以歌唱的歌曲,叫做《阳关三叠》。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一句头两个字是“渭城”,所以就叫做《渭城曲》。而最后一句有“阳关”,唱的时候又有三次重叠,所以又叫《阳关三叠》。是怎样的重叠呢?本来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最后三句整句都重叠,有人认为只有最后三个字重叠。现在一般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从第二句以后,每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重叠。无论如何,都有三次重叠,所以叫做《阳关三叠》。以通行的说法来比方,“渭城朝雨浥轻尘”,是七个字,但是第一句不重叠;“客舍青青柳色新”也是七个字,重叠“柳色新”,那就变成另一个三字句,即“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接下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这样就叫做叠句。

  很多人以为词的兴起是受了唐朝唱诗方法的影响,可是这种唱法跟我们所说的填词基本上是不相同的。因为不管是《竹枝词》后面加了声词“竹枝”“女儿”,或者是王维《渭城曲》的叠句,基本上还是一首七言绝句的形式,并不是按照曲调来填写歌词。

  词与俗曲之关系

  先有曲调后填词的方法,叫做“按曲填词”。其源起是在南北朝齐梁之间,而我们现在所要讲的词的时代,是晚唐五代和北宋南宋。

  南北朝的时候,齐梁之间已经有了按曲填词的风气,历史上记载了很多例证。梁武帝曾经作《江南弄》一曲,这并非他首创,曲子的来历是这样的:当时有一个民间流传的曲子叫《三洲曲》,一个叫释法云的和尚把它改成了《江南弄》。与此类似,齐武帝时还有一个和尚叫释宝月,他也曾经作过一个曲子,叫做《估客乐》。为什么这些老和尚对这些歌曲有这么大的兴趣呢?

  词的起源与和尚有很密切的关系。大家会觉得这很奇怪,因为词在开始的时候大多都是很香艳的、写男女爱情的歌词。敦煌曲子词是词现知的最早形式。在敦煌石窟里发现了很多唐朝抄写的佛经,也发现了与佛经同时抄写的当时流行的俗曲。很微妙的一点是,这些俗曲往往就抄写在佛经手卷的背后。僧人与流行音乐的关系,不止在敦煌石窟里可以看到,事实上早在齐梁之间,僧人就跟音乐发生了很密切的关系。因为佛教很讲究梵唱,就是一种佛经的吟唱,而中国的诗歌注重平上去入四声的分别,也是从齐梁之间开始的。当时,中国开始反省语言文字的特色,发现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声母和韵母的结合,是单音的,可以有四个声调。为什么齐梁间才注重到呢?这也与齐梁之间佛教盛行、流行梵唱有关系。因为要学一种外来的语言——印度的梵文,要学它吟唱的方法,对这种语言的规律有了解之后,有所对照,才开始有反省,才注意到中国的文字可以分为声母和韵母及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此种机缘的产生,事实上是因为齐梁这两个朝代的皇帝都非常信佛,唐朝的杜牧有一首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因为南朝的皇帝们推崇佛教,民间就注重佛教的梵唱,也因此就对中国文字的声调、对音乐有了更精密的讲究。而僧人们因为精通梵唱,所以对音乐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作了很多曲子。

  这种佛教跟歌曲的关系一直到唐朝也是如此的。根据《高僧传》和《续高僧传》记载,在唐朝的时候,很多老和尚在佛寺里面讲经,他们不仅唱佛经的曲子,也唱俗曲。当时有一种高僧讲经梵唱的聚会,叫“落花大会”。这些老和尚上台去讲经梵唱的时候,说“随物赞祝,其纷若花,士女观听,掷钱如雨”。“随物赞祝”就是他随便找一个物、找一个题目,就可以把它描写、吟唱一番;“其纷若花”是题目各色各样、各种内容;“士女观听”,这些男士女士来听梵唱;“掷钱如雨”,把钱丢到讲台前面去,像下雨那么多。当时有几个非常受欢迎的老和尚,这些老和尚出场,坐在那里还没有张嘴,台下丢的钱就把他的座位给盖满了,可见听众甚多。

  现在我们举两个齐梁之间这种曲子的例证。梁武帝写过一首曲子《江南弄》:“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众花杂色满上林”,是说有很多花开了,有很多种不同的颜色,开满上林。上林就是上林苑,皇帝的花园。“舒芳耀绿垂轻阴”,“舒”是展开、打开,“芳”是香气。这句是说花的舒展,发出香气。“耀绿”,“耀”是很有光彩,绿的叶子很有光彩。“垂轻阴”是说不但枝叶有光彩,而且有很茂密的树荫。“连手躞蹀舞春心”,宫中的这些女子们就把手拉在一起,“躞蹀”就是一种向前走向后走的跳舞动作。“舞春心,临岁腴”,是说她们跳舞时表现了春天百花齐放的盛时的欣喜和快乐,而且她们正遇到一个美好的丰收的盛世,这当然是歌功颂德了。“中人望”,“中人”是皇宫里的人物,他们就看这些人跳舞。“独踟蹰”,这是帝者自况,说我目睹此景,就走来走去很得意的样子。

  看这首曲子的形式,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都是七个字,后面有四句三个字一句的句子,整首曲子是七七七三三三三的形式。当时有一个大臣叫沈约,他也作了《江南弄》,形式跟梁武帝一样,也是七七七三三三三。可以去看一本书叫《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里面记录了这《江南弄》,也记录了释法云把《三洲曲》改作《江南弄》的事,里面收的南朝梁国君臣所作的《江南弄》的曲子很多,所有《江南弄》的形式都是七七七三三三三,也就是说,所有人写的形式外表都是一样的,这是按照曲调来填写词句的一个非常好的证明。

  《花间集》的编选

  当时还有一些民间流行的俗曲,也是同样的曲调配以不同的歌词,比如《五更转》《十二时》等。很多俗曲都是如此,可是我们现在所念的词为什么没有这些俗曲呢?

  后蜀赵崇祚在编选《花间集》时写了一篇序文,解释他编选的态度和缘由。“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这个集子里所收的是什么环境中的作品?是“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这些歌词是写在这一叶一叶,我们现在用“页”,就是一张一张、上面有印花的美丽的笺纸上的。而这些花笺上的曲词,是交给美丽的歌女,让她们敲着檀板的节拍去歌唱。“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之所以要写成美丽的歌词,为的是增加女孩子美丽的姿态。“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庶”是希望,“资”就是增加,“西园英哲”是贵公子。为什么说“西园英哲”是贵公子呢?中国的文章喜欢用典故,在三国曹魏的时候,曹丕、曹植兄弟们跟当时文士常常饮宴聚会的那个地方就叫西园。曹植写过两句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他们所游的那个地方就叫西园,他们游的时候都坐着车,车上都有车盖。所以赵崇祚说这些美丽的歌词是让那些西园的贵族们,那些有才学的人们用来增加他们坐车游玩时的欢喜和快乐,南方那些美丽的女孩子,就不要唱坐船采莲时唱的俗曲了。

  赵崇祚说他所要搜集的是文学的曲子,是写得非常香艳美丽的歌词。因为词在音乐上的起源是俗曲,这些曲调从音乐的性质来说是美丽的,可是从士大夫、贵族文人的眼光来看,这些歌词是不美丽的。所以他们就把这些曲调拿来,由文士填词,再交由歌女歌唱,《花间集》里所编辑的大都是这样的文士作品,都是香艳之词。

  文人词的曲调来源

  在文学史上,这些俗曲没有流传下来。大家所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唐五代词人的选本,是像《花间集》这样由文士编选的香艳的歌词。直到晚清敦煌石窟被发现后,我们才知道这些文士作歌词以前,民间就有这么多流行的俗曲歌词,也都是按照曲调来填词。关于这些曲调的来源,大家可以参考夏敬观的《词调溯源》,书的题目就是推求曲调来源的意思。

  文人词的曲调也来自民间,举一个例证来说明。相传李白作《菩萨蛮》,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龙榆生曾在《唐宋名家词选》中说:“唐诗人以李、杜最为杰出。白所作诗歌,每喜沿用乐府旧曲。世传《菩萨蛮》《忆秦娥》二调,黄花庵所称为‘百代词曲之祖’者,有人据苏鹗《杜阳杂编·卷上》,以为《菩萨蛮》曲调,大中(宣宗)初始传入中国,白不得预为填词。然明皇时,正值新兴乐曲盛行,《菩萨蛮》曲已见于崔令钦之《教坊记》。令钦亦开元时人。域外乐曲,隋唐间次第传入者甚富。以白之天才横逸,偶尔兴到,依新声作长短句,亦非绝对不可能。近人杨宪益主张‘菩萨蛮’乃‘骠苴蛮’或‘苻诏蛮’之异译。其曲调乃古缅甸乐,开、天间传入中国。李白原为氐人,或已于幼时熟习此种曲调。约当二十五岁左右,曾徘徊襄、汉间,可能于湖南鼎州沧水驿楼,题此曲辞云云。”

  现在世上所流传的李太白的这两首《菩萨蛮》和《忆秦娥》,在黄昇所编《花庵词选》中,被并称为“百代词曲之祖”,李白也因此是历代词曲最早的一个作者。但是民国初年,有人根据苏鹗的笔记《杜阳杂编》来质疑这种说法。《杜阳杂编》说,唐宣宗大中初年,有女蛮国到中国入贡,这些远方来的朝贡者,穿的衣服像佛教里面菩萨的装饰,所以《菩萨蛮》是因歌咏这件事情得名的。据此推论,李白在宣宗以前不能够预先填这个词,也就不可能是这首词的作者。

  可是龙榆生不这样认为。他说唐玄宗时,正是新兴乐曲盛行的时代。因为唐玄宗是懂得音乐的,曾为杨贵妃作《霓裳羽衣曲》,还培养唱歌的人才,即“梨园子弟”。唐人崔令钦的《教坊记》收录了到唐玄宗为止的歌曲,其中就有《菩萨蛮》。龙榆生认为,崔令钦也是开元时代的人,而隋唐之间,中国和外国有很多交流,唐朝的皇帝也喜欢音乐,因此外国的乐曲随之传入。以李白的天才,偶然把一个新的曲调填写成一种新的长短句,不是绝对不可能。杨宪益翻译了全部的《红楼梦》,他主张说“菩萨蛮”乃“骠苴蛮”或“苻诏蛮”之异译。杨宪益懂很多种外语,他说这是缅甸话,因此可以推论是缅甸的音乐传到中国来的。

  关于《菩萨蛮》这个曲调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的可以查考,有的不可以查考。不同词牌的曲调来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所以我推荐夏敬观的《词调溯源》作参考。

  现在我们把词兴起的最早来源说了。那么,在政治败坏、战乱频仍的晚唐五代,《花间集》里所收的男女闺情、相思怨别的歌曲,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呢?我们将在下一讲中解答。

  (叶嘉莹讲授、陆有富整理、于家慧审校 

编辑:衣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