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一个镌刻在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特殊节日。在山东,一场关于“体面告别”的文明实践,正从传统习俗的厚重土壤中生长出新的枝叶——它既扎根于千年礼俗的深厚土壤,又绽放出契合现代文明的新芽,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对孝道精神的当代诠释。
4月3日,孟子研究院传承普及部、邹鲁文化开发应用研究部会同邹城市峄山风景区、邹城市博物馆等单位在邹城市博物馆茶文化空间组织开展《峄山问道:自然与人文的双向凝视》文化系列讲座。
圣境响韶音,清明祀圣哲。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在曲阜尼山举行。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包括“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尼山清明诗歌会”“学童启蒙开笔礼”“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祀”等活动。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当春日微风轻柔拂过大地,清明这个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的时节便翩然而至。
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尼山举行。伴随着悠悠雅乐,《诗经·小雅·鹿鸣》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诵读声回荡在山谷,庄严的祭礼、诗意的雅集与童蒙的启智仪式相继展开,为春日尼山铺陈出一幅赓续千年的文化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