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两创”不是简单加减法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宋锐锐 2022-11-24 17:58

  编者按: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四个讲清楚”重大课题。2014年初,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后又多次强调重申。经过多年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取得重大成果,但仍有不足,任重道远。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九周年之际,结合群众实践,坚持问题导向,中国孔子网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评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两创”取得骄人成绩。尤其在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的齐鲁大地,成果显著,极大地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对“两创”内涵并未吃透、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的现象:或对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照单全收,或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全盘否定,机械地做着简单加减法,偏离了“两创”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何谓“两创”要义,如何更好实现“两创”,并非三言两语能讲清楚,也非一蹴而就能完成,需要我们立足新时代发展,跟随实践的脚步,勇于担当,真正做到“四个讲清楚”。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而言之,就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历史地看,中华传统文化在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以及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的制约,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对传统文化不能全盘接受、照搬照套,而应该历史地、辩证地、具体地分析,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两创”绝不是“简单加减法”,而是一种饱含哲学意义的深刻概念和原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和扬弃,做到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

  辩证和扬弃,是“两创”的哲学意蕴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郭齐勇认为,在理解文化传统的优长与价值时,必须深具自我批判的精神,正视并检讨中国文化自身的内在缺失、缺弱与缺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这是文化“两创”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辩证和扬弃,方能“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然而,真正吃透“两创”的涵义、做到辩证和扬弃,并不容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数人还是“门外汉”。要做到真正的“辩证扬弃”,首先要分辨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要摸清楚我们自己的“文化家底”,全面了解、理解、掌握并运用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下,传统文化之风虽已渐渐“吹进寻常百姓家”,但还未完全渗透进生活日常、未普遍觉知于大众头脑。在新时代,不断向群众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具有迫切意义。

  从顶层设计和落地举措上探索和扎实推进“两创”,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对文化实践进行引导和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创造地传承,才能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编辑:宫英英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