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公平,从孔子做起

来源:大众新闻作者:张九龙 2024-09-10 10:10

  孔子时代,教育资源多被官府所垄断,只有统治阶级和贵族弟子才能接受教育,平民百姓没有资格接受教育。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则打破了阶级、血缘和贫富的限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对象面向所有的人,无论什么身份、无论贫富、无论年龄都应该而且可以接受教育。可以说,中国的教育公平事业,正是从孔子开始的。

  孔子杏坛讲学图轴 明 孔子博物馆藏

  理解“有教无类”内涵,关键是在“类”上。一般认为,“类”字有三种解释。一是指“族类”。春秋时期,人们依血缘族类而居住,不同族类有着不同的信仰、生活方式。各族类之间相对独立,经济文化往来较少。二是指“群类”。这主要是从社会地位、贫富贵贱等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区分人,即我们常说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三是指“善恶”。这是后来朱熹的思想。今天来看,孔子所说的“类”应该同时包括这三种意思,但主要是指第二种意思。所以,“有教无类”可以理解为,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族类、品行、年龄、地域,只要有志于学习,他都会接受。

  那么,学费怎么收呢?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喜欢学习,孔子都愿意毫无保留地教他。当然,这句话历来也多有争议。“束脩”一般认为是指“十条干肉”,引申的意思就是很薄的拜师见面礼。“束脩”的另外一种意思是指“束修自好”,也就是自我修养。

  如果把“束脩”理解为“束修自好”,这话的意思是“只要是抱着提高德性修养的目的来我这里学习,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我知道的东西教给他”。如果“束脩”理解成“十条干肉”,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可以理解。毕竟,孔子所从事的是私人教育,没有官方资金支持,他需要生存生活,收取学费是为了自己基本的生活。另外,这句话的重心是在讲他招收学生时不分贵贱贫富,且会尽心尽力教好学生,而不是强调“束脩”,而且他所收学费并不昂贵。

  事实上,孔子确实做到了“有教无类”。从《论语》的记载可以发现孔子的学生形形色色。

  一是贵贱皆有,以贱为多。孔子的学生有个别出身贵族家庭,比如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鲁国司空孟僖子之子。孔子绝大部分学生出身贫民家庭,身份低微,像仲弓为“犁牛之子”、子路是“鄙人”。

  二是贫富皆有,以贫为多。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个大商人,富致千金;公孙赤也是家庭富有。但孔子的大部分学生家境清寒,如子夏、子张、颜回都很贫困,甚至上顿不接下顿。

  三是智愚皆有。孔子打破当时传统的以血缘论智愚的观念,不分智愚,平等培养。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些学生资质较高,领悟能力强,如颜渊能做到“闻一而知十”,子贡能做到“闻一知二”。另外有些学生并不聪明,学习能力也不强,如“柴也愚,参也鲁”。柴就是子羔,其较为愚笨。据《史记》记载:“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但通过孔子的精心教育培养,子羔后来颇有建树,孔子又称赞他“善为吏者树德”。可见,孔子确实是负责任、有水平的好老师。

  四是贤肖皆有。孔子的学生中有不少德性修养较高,颜渊能做到“三月不违仁”,曾参、闵子骞以孝行闻名;但也有不少学生入门时德性并不好,如公冶长曾经不知什么原因被抓捕沧为罪犯。

  五是华夷皆有、各国皆有。春秋之际,华夷之分较为严重,中原华夏族认为夷狄蛮戎是没有礼仪文化的野蛮民族。即使华夏民族内部也有不同的氏族之分。孔子的学生分别来自鲁国、齐国、卫国、燕国、晋国、吴国、宋国等各个国家,也有来自当时被认为是夷狄的秦国、楚国。

  六是老少皆有。孔子的学生中,有和孔年纪相近的颜路和仲由,也有比孔子小五十多岁的公孙龙等。

  孔子广收门徒,以至有人认为孔子的学生杂乱。《荀子》记载,南郭惠子就曾问子贡说:“孔夫子的门下,怎么那样混杂呢?”子贡说:“君子端正自己的身心来等待求学的人,想来的不拒绝,想走的不阻止。况且良医的门前多病人,整形器的旁边多弯木,所以夫子的门下鱼龙混杂啊。”南郭惠子用“杂”来形容孔子的学生,就表示孔子的学生形形色色、来源复杂。看南郭惠子的语气,似乎不太认可孔子这一接纳学生的态度。而在子贡看来,正是因为“杂”,孔子才能做到“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促进了文化知识的发展传播。春秋末期,传统旧贵族因战争失利、势力旁落、土地兼并等原因逐渐瓦解,以士阶层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势力逐渐强大,平民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这种转化,直接冲击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社会的变革中,士庶阶层不仅要求更多政治经济上的权利,也要求获得更多教育上的权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道德水平,才能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提高社会地位。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反映了士庶阶层的要求。突破贵族对教育权利的垄断,让广大平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仅顺应了士庶阶层崛起的要求,而且促使了文化知识向民间传播,扩大了文化知识传播范围,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有教无类”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仁”在孔子那里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也就是所谓“仁者爱人”。这种爱就是要求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关心热爱每一个人。对儒家来说,就是要先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然后一步步向外推,扩展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正是这种仁爱之情,使得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通过受教育以获得更好发展的权利。因此,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权理念,彰显了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肯定。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