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2023年君子文化研究综述

来源:《中国儒学年鉴》2024年卷作者:刘峰 2024-11-27 15:20

  君子观念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君子和君子所代表的仁义、温良、谦逊等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道德评判与价值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认同的根基与纽带。近年来学者们围绕君子和君子文化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度的君子文化研究不断推进,本文拟管窥部分研究成果,从君子观念的历史演进与传播、经典中的君子与君子观、君子的人格特征及培养以及君子思想的当代价值等几个方面做一个初步把握。以下分别择要概述之。

  一、君子观念的历史演进与传播研究

  “君子”作为一个对象性描述词,其内涵易随历史流变而发生变化,故“君子”概念一直是学界一个讨论的热点。钱念孙《先秦早期君子的“位”与“德”》指出,先秦早期传世文献如《周易》《尚书》中的“君子”概念,学界多认为其内涵主要是指君王及贵族等“有位者”,是孔子在《论语》中反复论述赋予其诸多“有德者”的内涵,才使该词成为一个具有褒扬人品道德意蕴的词汇。其实,孔子之前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典籍如《周易》《尚书》等,有关“君子”一词的描述和记载,在指称“有位者”时常常并非只有“位”的意义,而是在许多情况下同时关注并蕴有“德”的内涵。“以位而名,含德而生”是先秦早期君子的主要特征和品貌。李世平《从君子文化的演进看中华文明的特性》从君子文化演进切入,认为早期德位兼备的贵族是有德有位的君子。春秋之时,一些贵族失德,但因其有位,仍称为君子,这是有位的君子。孔子认为只有有德的人才配称君子,这是有德的君子。直到清末,德位分离,有位者未必是君子,只有有德者是君子。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他认为有德的君子应当有位,如此才能引领时代向前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君子文化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高书国《中国君子精神的内涵、特征与现代化》认为,中国的君子思想有其内在逻辑,包括君子之学的自然逻辑、社会逻辑、伦理逻辑、哲学逻辑和理论逻辑,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世代追求的内在精神品质。君子精神是儒家理论的重要内容。他论述了君子精神的十大特征,认为传承和发扬君子精神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有学者讨论了君子观念的历史变迁及后世哲学家君子观的传承。邢文正《先秦儒家的君子观念及其社会意义——世俗生活中的良善人格》论证了先秦儒家的君子观念及其社会意义。他认为在先秦儒家共识性观念中,君子是集理想性、经验性、世俗性于一身的存在,有“君子不器”“修己以敬”“义以为质”“颠沛必于是”四重精神准则支撑君子的光辉气质。从事实的角度看,虽然社会稳定多数时候靠的不是君子,但君子依然发挥了促进美好、维系生存的作用,君子是社会整合、协调所不可或缺的力量。傅玉峰《儒家君子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价值》认为《论语》每一篇都提及“君子”,展示出一种逻辑,即是学成“君子”。孔子之前,君子是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至孔子时期,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入世思想盛行的背景下,“君子”主要指内修德行,外求济世安邦,具有贤德和社会责任感,能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社会义务的士人。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君子教育成为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君子”也成为古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杨海中、杨曦《深识远照自化为善——试论二程“君子气象”之意蕴》讨论二程“君子气象”的意蕴,指出二程理学旨在指导人们培德向善、成贤成圣,并以君子养成为途径。孙君恒、龚谈《王安石对君子的知与行》认为王安石的君子观是儒家君子观传承的重要环节。王安石在文学、易学、佛学、道学等方便对君子进行了阐释,不仅是君子理论研究和传承的高手,而且是为官、为人皆实践君子理论的好榜样。王安石对儒家士君子思想有新的见解,积极传承了君子文化。大大强化和推进了宋代及以后的君子文化。

  有学者从文献学角度解读君子观念。王志平《郭店简〈成之闻之〉“君子贵诚之”章所引〈君奭〉浅析》把郭店简《成之闻之》篇所引《尚书·君奭》与今本相对比,对郭店简《成之闻之》篇“君子贵诚之”章所引《君奭》作了重新分析,认为“襄我二人,毋有合在言”当读为“曩我二人,毋有答馋言”。在此基础上,还对简文与《君奭》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解读,并对郭店简《成之闻之》篇“君子贵诚之”章所引《君奭》以及《礼记·中庸》的关系等做了进一步研究。马爱菊《从郭店楚简看孔孟君子观的演变》通过对孔孟时期“君子”概念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这一称谓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和发展,孔孟相距百年之久,其过渡阶段通过郭店楚简表明:“君子”保留了孔子时代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职能,“君子”从融入社会政治和道德学说转变为道德形而上学的目标。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文献中君子的思想内涵。

  还有学者对君子文化的域外传播进行了研究。陈博涵《高丽诗人李穑的晚年心态与“君子诗学”》探讨了高丽大儒李穑的晚年心态与“君子诗学”。作者认为,李穑的“君子诗学”是在中华文化传统的滋养下形成的,他对何谓“君子心”,如何存养“君子心”以及“文章根于心”等都做出了明确阐释,这建构了“君子诗学”的主要内涵,同时他在高丽末期的政治纷争中也表现出坚毅而刚强的君子风范。李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自觉,积极推动了高丽末期“君子诗学”观念的传播,并对李氏朝鲜时代的诗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叶达、马爱菊《回归原典:当代英语世界对儒家君子观念的解读——以柯雄文、芬格莱特、安乐哲为中心》认为,通过柯雄文、芬格莱特与安乐哲对儒家君子观念的阐释,可以看到当代西方汉学界的研究主流,即拒绝西方世界长期盛行的身/心、个体/社会的二元论,强调回归儒家原典,呈现儒学本色。李靖宜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俄译研究》中认为,“君子”和“小人”作为《论语》中的一对核心概念,其译法影响着译本的质量。文章通过列举“君子”和“小人”的若干俄译版本,探讨其合理性与文化适应性,并在中国古代翻译理论“五不翻”的启示下提出音译为“цзюнь цзы”与“сяо жень”的方法,以减少文化内涵的流失,进而加深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华典籍俄译的思考。以上这些君子文化域外传播的研究为我们当下的儒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了解君子及儒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是更加全面地研究君子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有益尝试。

  二、经典中的君子与君子观研究

  通过经典解读君子和君子观也是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周海春、陈诗钰《“君子”之“学”与人伦场域——论〈论语·学而〉的思想主题及伦理价值》从《论语·学而》的思想主题入手,探讨“君子”之“学”的内涵与特质,“君子”之“学”在人伦关系中的开展,以及“君子”之“学”在《学而》篇乃至整部《论语》中的价值。“君子”之“学”对个体的意义就在于,个人在面对各异的人伦场域时,都能够保持人格的一致性,保持向善的方向;“君子”之“学”对人伦关系的意义在于人伦场域的优化需要个体的能动的力量。人伦场域的优化又会反过来减轻个体向善的压力,从而促成个人和人伦关系的圆满。宋化玉《“君主本位”还是“君子本位”:论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两条线索》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有两条线索。备受学界关注的“从周”与“正名”的思想线索,接续的是春秋霸政时期以礼维护层级秩序的传统,并非单一维护君主集权。而“小邦君子政治”的思想线索,依托于春秋末期出现的邑宰政治,是由君子在底层担负政治责任,以实现良好的政治局面。与孔子维护“君主本位政治”的传统看法不同,这两条思想线索皆为“君子本位”。它们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小邦君子政治”的思路,是孔子政治思想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一个面向。韩星、刘晓婷《荀子法思想再探:以“君子”为政治理想人格的展开》认为荀子的法思想基于对“理”的原则性与普遍性的认识,使君子成为法律施行之主体,是基于对法的工具性本质的认识和对人性的基本预设而尝试的“救蔽”办法,君子是一种政治理想人格,统摄于荀子“圣人政治”的理想中。张涅《先秦诸子的经验认识由类别性向一般性的发展——以〈论语〉〈孟子〉〈荀子〉的“君子”所指为例》认为《论语》《孟子》中“君子”的具体所指并不统一,意义可分为若干类。到了《荀子》那里,君子基本上指兼具道德与才干两个方面素质,具有意义的确定性。先秦诸子的经验认识由类别性向一般性发展了,这是《荀子》重要的思想贡献。车辙《智旭易学中的君子意象——以〈周易禅解〉为中心》认为,明末高僧蕅益智旭在《周易禅解》中以佛学视角叙述了其对君子的理解。智旭依托《周易》天人观念,立足佛学超越精神对君子在自然特质、道德秩序、理想境界方面进行诠释。《周易禅解》反映出的君子意象代表了明末佛教中人对儒学的理解,同时也可被视为传统君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补充资源。

  三、君子的人格特征及培养研究

  君子人格以其最能体现人生在世的本真与超越为特征,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最深入人心、影响深远的理想人格范式。不少学者对君子的人格特征、境界、使命等进行了分析论证。蔡志军《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心态智慧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态智慧尤为典型地体现在儒家的君子理想人格上。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核心特质包括:中庸之道、忠恕之理、慎独之境、素位之规、重义之选。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心态智慧主要体现为:反求诸己,平和自知;安贫乐道,自强不息;中道而行,和而不同;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心态智慧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人与人和气共赢的智慧;人与自身和悦共处的智慧。张乃芳、冯丽美《儒家君子担当境界的四重意蕴》认为,儒家君子以仁道担当为人生使命,其担当境界包含四重意蕴:自我担当层面,追求的是仁乐相和、至于至善的自我成仁境界;人际担当层面,追求的是仁心相通的和悦境界;社会担当层面,追求的是舍“小我”成“大我”、天下归仁的壮阔境界;自然担当层面,追求的是仁心爱物、物我相融的共乐境界。李选华《〈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对《论语》中的君子人格进行了阐述,认为孔子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突出了君子在人格品性上的道德引领作用。文章对《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其道德层面,探讨君子人格的精神内涵。也有学者在分析传统社会君子人格的同时,探讨了君子人格在现代社会的延续、更新。如张洪义《君子何以自强,何以载物——从清华校训说起》从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说起,认为君子之为君子的关键在于他对生存世界的思考永远保有超越维度,能够局部地体察“天道”“本性”。职是之故,他才能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而避免滑入“内卷”“乡愿”的境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意味着学者向“道”敞开自己,在与“他者”的差异化互动中,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力以及知识、能力的学习水平。同时,学者由此实现所肩负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和普遍性提升,达成君子的文化使命、社会使命。白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季札与常州君子品格研究》通过研究春秋时期的季札和现代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事迹特征,探讨了君子品格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延续与变化,认为尽管时代和背景不同,但君子品格的核心价值和追求始终是一致的。

  “君子”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形态,君子的人格养成研究既是社会热门话题,也是学术界的热门主题。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君子人格的培养一直是时代的追求。刘冬颖《先秦诗乐之教与“君子”人格》研究了先秦诗乐礼教与君子人格养成的关系,认为,以《诗经》礼乐教化为核心的“诗乐之教”在君子人格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在西周时期的官学,还是由孔子开创、惠及普通士人的私学,诗乐教育教与学的设置都非常体系化,以提升君子“雅言”和“雅乐”的修养。通过诗乐对身心的培育与修养,最终形成的君子人格,是内在完满道德与外在仪容举止相互统一的美善境界,并希冀通过一乡一地的努力,使得普天之下都在礼乐教化的影响中。胡骄键《新礼教,新君子——现代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养成》分析了现代君子人格的内涵及其养成,指出,儒家的君子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与时变化的,应该建构一种具有现代精神的新礼教来养成现代社会的新君子。养成新君子的新礼教必须本诸儒家仁爱立场,以个体为中心让其以适宜的方式去爱己和爱人,而要实现以个体为中心的爱己和爱人,又需要个体作为社会主体遵循现代生活本身的秩序、节律、轨迹制作新的礼教秩序,并让自身按此礼教秩序去生活行事,在创造出一个现代生活世界的过程中把自身教养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新君子。将个人养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新君子,既是儒学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面向,也能回应现实社会的呼唤。

  四、君子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近年来,在“两创”方针的指导下,学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地转向如何适应新时代需求、融合新时代精神,增添新时代光彩上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君子思想和君子文化的研究也适应此种转向,焦点越来越聚集到现实价值上,并且成果斐然。

  (一)君子人格与公民道德建设

  有学者在公民道德建设与现代社会君子人格培养角度,讨论君子文化、君子人格如何融入现代社会、服务当代生活。马俊《论“君子公民”的权利基础与道德边界》认为,“君子公民”理论作为一种儒家现代的“身份转型”方案,需要厘清其权利基础和道德边界,亦即正确处理权利与道德的关系。一种可能的辩护是:君子公民是道德主体与权利主体的双向互补,借鉴罗尔斯所刻画的两种道德能力,可以化解其双主体的内在冲突。一方面,君子公民的行动逻辑仍然基于权利主体,其基本行为规范与公民道德体系是相容的;另一方面,君子公民又是一个道德主体,他不局限于以权利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还追求个人的美德与群体的共同善,通过道德自律寻求内在超越,从而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吕璐璐《论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启示》认为,“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集现实性与理想性于一身的道德人格典范,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现代社会应借鉴君子风范论中的“仁”“知”“勇”“礼”等思想,从个人、社会、国家等多层次、多角度充实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养的内容,推动新时代青年群体将内在知识理论、道德素养转化为实践行动,做到知行统一,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深厚家国情怀的时代君子。

  (二)君子人格与教育实践

  儒家君子人格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人格审美范式。当代文化语境下儒家君子人格所具有的道德、审美、教化与思想内涵,可为现代社会人格培育确立目标导向,故君子文化的育人价值也是为当代研究者所看中的。有些学者看到了君子人格融入现代课程的价值。如王福雅《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美学课程的现代性融合》指出,君子人格观念推崇高尚道德人格,倡导健全的审美人格,这些内涵具有培育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崇高的审美理想、富含民族精神的审美智慧的功能,在大学美学课程中融入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不仅能够拓展、丰富课程内容,助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同时对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具有启示意义。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美学课程,其路径大致包括在社会美教学中推崇崇高型君子人格、在自然美教学中倡扬比德型君子人格、在艺术美教学中濡养儒雅型君子风范等几个方面。卢文丽《孔子君子观对大学博雅教育的启示》从“学为君子”的教育理想、“君子不器”的人才范式、“文质彬彬”的修身之道、“和而不同”的教学智慧四方面探讨孔子的君子观对现代大学博雅教育的启示:博雅教育不应只是西方liberalartseducation或generaleducation的在地化实践,而应是具有中国人文精神的君子教育,除传授广博的知识外,更要重视理想人格的养成、生命境界的提升。大学开展博雅教育不仅要吸纳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更应激活中国自己的文教传统,从中发掘教育的源头活水,克服狭隘的专业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倾向,点亮生命,塑造灵魂。

  有学者关注到了君子人格对实现高校德育工作长效进步,助力时代新人的培育的教育价值。魏小利《儒家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启示》认为儒家君子人格是培育时代新人重要的传统文化基础,与新时代大学生人格的培育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新时代大学生人格的培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即存在行为与认知脱节、缺乏民族担当精神和家国意识等问题。深入挖掘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促进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人格培育的相通,对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美好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不断提升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成效,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邱薛颖《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的启示》认为,君子人格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追求,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型范式,是对“圣人”人格的补充。应以新时代为背景,充分认识孔子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的内在契合性,深入挖掘和探析孔子君子人格思想所蕴藏的价值,使之成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科学人生观的有益启迪。

  (三)君子人格与文化产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产业的助推下更能走入大众生活,从而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最终达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效果。君子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动画、园艺、工艺等文化创意产业中有一定规模的应用,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万柳《论中国当代动画中君子人格的建构》认为,当代中国动画继承了传统文艺对君子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从人物上来看,君子人格作为原型性格之一被植入当代中国动画的人物设定,但保留了“质”的一面,扩大了“文”的一面,使“文质彬彬”有了多样化的外部表征。从视觉上来看,当代中国动画继承了古典文艺中的君子比德传统,并利用动画的修辞优势,对君子比德进行动态化的视觉呈现。从情节上来看,君子人格中仁之大爱的实现伴随着个人成长与济世救民的高度同构与程式化,打造出动画中独一无二的中国故事。中国当代原创动画正渐渐展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利用与深刻展示。从人物塑造、视觉呈现、情节设计三个方面考察君子人格塑造在当代动画文本中的传承与新变,同时也可从中管窥儒学甚至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动画文本中苏醒、更生。再如王玉鹏《“君子比德”思想对我国传统私家园林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传统私家园林发展历程中“君子比德”思想所发生的变化,阐述了“君子比德”思想在我国传统私家园林中山水情节与植物情节的具体表现,以此说明“君子比德”思想对我国传统私家园林的营建具有深远影响。也有部分学者分析了在陶瓷、紫砂壶等工艺作品中展现的君子文化,不再赘述。

  总体来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2023年度学界对君子文化的解读更加丰富详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可谓遍地生花。在充分肯定学术界在该领域取得成绩的前提下,也应看到存在的不足:一方面,2023年度君子文化相关的研究论文很多,但良莠不齐,虽不乏名家大作,但部分作品也有充数之嫌,另外,本年度与君子文化相关专著较少,对君子文化的系统性考察欠缺;另一方面,对君子思想当代价值的研究有待深入挖掘,比如在君子文化指导大中小学教育实践、君子文化与文化产业等方面,部分论文在具体实践层面的指导不够深入。因此,努力挖掘君子文化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契合点,使君子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