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年俗:老讲究与新活力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马光亭 2025-01-15 09:24
眼下,元旦已过,阴历乙巳年在即。国人心里真正的“年”,一般是指阴历年的更新,也就是“过年”。“过年”过的是“中国年”,即“春节”。“春节”的称谓很新,“元旦”的用法却由来已久。年名本身蕴含着新与旧的融合,山东年俗的老讲究与新活力,首先要从春节、元旦、过年这三个新老协同的称谓说起。
年名的辨析与内涵
春节习俗虽有几千年历史,但用春节来命名却只有110年。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获批后,“春节”成为民国以来的官方称谓,而此前的官方文献皆称之为元旦、元日等。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延续两千多年至今。元旦被挪用到阳历年岁首,始于1912年。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至于过年,则是老百姓融在血液里的传统表达,是我们和亲人、朋友脱口而出的说法。过年就是过渡,是从旧年到新年的过渡,也是老百姓整个精神和生命的过渡。阴历年的过渡是大时段中包含着逐渐集中的小时段。大的过渡时段是从腊月到正月,再聚焦是从初八、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其中,最集中的过渡期是大年三十晚上到正月初一早晨,是年中年、年关口。
在中国古代,一年新旧转换的时间节点被认为具有神秘与可畏的力量,处于中间未定的状态,充满不确定性和非日常性,人们感到不安、忐忑,盼望能够顺利过渡、通过年关。过年举行的各种仪式和习俗,就是服务于这一主题,用民俗学的专业术语来说,称为“过渡仪式”或“通过仪式”。通过举行过渡仪式,人们盼望顺利辞旧迎新、顺利过渡,送走旧的、晦气的、衰寒的,迎来新的、吉利的、鲜活的。所以,“过年好”是过年时最朴素、欢欣的祝福。而这些过渡、通过仪式在谨慎中,更富有欢娱的气息。
山东年俗沿袭至今的老讲究
山东年俗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与实践,又兼具齐鲁地方特色,生动演绎中华文明的齐鲁节奏。齐鲁文化崇礼仪、重伦理,在年俗中的表现就是重传统、讲究多。
腊八
老百姓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的序幕,而年味第一味是腊八粥。腊八是在腊月,腊月是一个新旧交接的岁尾月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腊》记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举行腊祭的年终祭日被称为腊日,腊八的前身是腊日。腊祭再往前追溯是蜡(zhà)祭。乾隆版《曲阜县志》中“腊八日,祭先农,献谷果,告成功。合五谷为‘腊八粥’”的记载,为腊八粥与蜡祭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山东佐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腊八粥是总结一年粮食生产的“述职报告”,同时也开启了新一年五谷丰登在碗中的渴望。
腊八粥还开启了中国年的年色——红色。腊八粥用料多样,但红豆(赤小豆等)是不能少的。除了口感营养的考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具有驱邪的作用,可以说,腊八粥首开驱邪迎吉第一色,同时,红色也是生命力的象征,是确保过渡成功的幸运色。
山东孔府的腊八粥特别有讲究,分为粗细两种,细粥用红豇豆、红枣、薏米仁、桂圆等熬成,粗粥是由大米、肉片、白菜等熬制,分别是为主人、差人食用。除了吃腊八粥,山东还有用醋腌腊八蒜的习俗。腌过蒜的醋被称为腊八醋,是美味的佐料。在以前,私塾的孩子最盼腊八,在这一天开始放假,塾师解聘。孩子们私下说:“过了腊八不怕他!”
小年
小年的主要仪式“辞灶”,是送灶神上天。像老百姓说的,灶王爷上天跟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一年的表现,如果表现不好,会受惩罚,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祭灶时供奉“糖瓜”,甜一甜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山东,有些地方还会准备清水、草料、豆子摆放在灶门口,意在喂灶王爷的马。
灶神离开,隐含的意思是其他诸神也在送别之列,在正月初一接回众神之前,人间进入无神无鬼的自主时间,同时也是新旧交接的空档期,百无禁忌,便于进行驱陈迎新的各种仪式与忙年准备。
忙年
小年过后就是紧凑而欢快的忙年。山东有许多版本的忙年歌谣,可谓忙年日程表,虽每天安排各有不同,但在“二十四扫尘”上则比较一致。首先,二十四开始扫尘,是从空间开始的除旧迎新的过渡仪式,尘土的“尘”与陈旧的“陈”谐音,扫尘就是“除陈布新”,把一切陈旧的穷运、晦气扫出门。
接下来,人们进入年节食物的准备阶段。各地安排多有不同,择其一种展示。“二十五,磨豆腐”,豆腐谐音“兜福,都有福”。“二十六,把面发”,山东不少地区从二十六开始发面做大馒头、花饽饽。西晋文学家束皙在《饼赋》中提到,“三春之初,阴阳交际。寒气既消,温不至热。于时宴享,则曼(馒)头宜设。”新春时节,正是阴阳交替、从寒冷到温暖的过渡时段,馒头这种面食正相适宜。束皙的《饼赋》是“馒头”一词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不过,有学者指出,西晋时期的馒头是有馅儿的,现在常见的实心馒头明清后逐渐成为北方的主食。至于临沂、枣庄等鲁南地区则以煎饼为主食,年前要备好,当地人称“办年煎饼”。此外,年糕、枣糕也是山东特别美味的面食,同时还寄托着老百姓“年年更高”的美好寓意。
年三十
大年三十是年除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是举行辞旧迎新仪式的集中过渡时段。
贴春联、门神。逐陈迎新先从大门开始,擦拭过后,贴上红色春联,将红色从外及里贯穿,在家院各处贴小春联,如橱柜上贴“黄金万两”,牲畜栏贴“六畜兴旺”,在青岛胶南地区,有的人家直接在猪圈贴专属的“大耳元帅”。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在家具、储粮的囤或瓮、瓶罐上贴“酉”(小红方纸上写草体的“酉”字),寓意家里富有。此外,鲁南地区贴在门楣上的五色纸门笺也很有特色。除了春联,有的人家还会贴门神像,盼望门神挡住外边的邪魔恶兽。最早的门神是桃木刻成的偶人,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汉代逐渐定型为图像,两位门神分别是神荼、郁垒。唐代以后,门神队伍又增加秦琼、尉迟敬德等,均赋威震鬼邪的英名。
请祖先一起过年。在山东,老百姓特别强调尊宗敬祖、不忘祖先,年三十的上午、下午或傍晚,要隆重请祖先回家一起过年,体现出“崇伦理、尊传统、尚礼仪”的儒家文化色彩。通过敬拜祖先,不仅增强了家族凝聚力,而且深厚地教化了子孙后代,正如《论语·学而》中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教育子孙不忘祖先恩德,记住他们的教诲,走正道,好好做人。在山东,请祖先的仪式有户外、室内两种:户外的是家族男丁带好各色供品、鞭炮、香、纸,到先人坟前祭奠,鸣放鞭炮,请祖先回家过年;在室内主要有请家堂(也叫请家堂轴子、请祖影)、请牌位、请家堂折子(类似古代奏折的薄纸本)三种形式,轴子、牌位、折子上写着祖先名讳,或挂在堂屋的正北墙上,或摆在供桌的北面。供桌上则有猪头、鱼、鸡以及蔬菜等有吉祥寓意的供品。请祖先回家后,有的地区还要在门口放一根“拦门棍”,挡住外边的鬼怪邪祟以顺利度年。
岁火与灯。民间一直流传“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俗谚。三十的灯火不仅能驱走黑暗及黑暗所代表的未知威胁,同时也象征热火朝天的生命力和幸福度。岁火,在山东称为明燎、燎火、烤岁、庭燎、照(天)厅、天灯等,具体习俗不尽相同。曲阜是在中庭所竖的竹竿上挂灯笼,德州是在院中点燃一捆谷草根据谷草所倒的方向,预测谷物丰收的方向,聊城临清则是在大门外、村外烧蒿草。与火相伴的还有声音、颜色的求吉,胶东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豆秸,因为芝麻秆燃烧时的响声,好像一连串发财的“发、发、发”声,并有“大年五更烧芝麻秸,儿孙节节高”的说法。豆秸不仅有声响,而且因为是黄色的,被青岛地区老百姓寓意为黄金满满,并有“大年五更烧豆秸,儿孙当秀才”的说法。
团圆守岁。关上门,一家人团坐,吃年夜饭、守岁,盼望在家人的共同守护中安稳度过年关。有些地方守岁到第二天天亮,有些地方是守到零点钟声响起。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周处《风土记》有载:“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
正月初一迎新
子时,新旧相交,一到零点就进入新的一年,从腊月三十成功过渡到正月初一,人们开始举行各种迎新仪式。
放爆竹。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提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意在驱旧邪、迎新吉。南朝时期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上烤,竹子受热膨胀后,发出自然的爆裂声。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爆竹中的硝石、硫磺等具有杀菌驱邪的作用。明清时期火药爆竹广泛流行开来。
吃饺子。饺子有“更岁交子”的含义,交子是相交于子时,子时是旧岁、新年的过渡时刻,吃饺子是庆祝过渡成功。包饺子时,人们会在馅儿里加入硬币、花生、枣等,增加饺子的美好寓意,如吃到硬币寓意发财,吃到枣寓意早生贵子,吃到糖就是生活甜蜜等。山东不少地区初一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
拜年。吃完饺子,有些地方在凌晨开始拜年,有些则是在天亮后,庆祝亲人、乡亲父老安全通过年关,庆贺进入新年的新生命中。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了井然、欣然的拜年风俗,“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在山东,老百姓拜年很有讲究与层次,如聊城、菏泽等地区,先是拜自家长辈,再拜家族内的各位长辈,称为“合族拜年”,然后家族的长辈率领家族子孙再给其他姓氏的家族拜年,称为“拜庄乡年”,最后是村长指挥全村人在村中十字路口互拜,称为“拜团结年”。拜年的景象可谓其乐融融、和谐向上。
送年
山东各地从正月初二开始,陆续进入送年环节。送年时要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崂山县志》记载,“初二走姑家、姨家拜年,傍晚吃饺子,供祖先,焚烧天地牌位,撤去谷草及拦门棍,谓之‘送年’,即可以扫地,准许泼水。”送年之后,老百姓开始走亲戚。
十五的灯
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多集中在夜间的灯。山东主要有面灯、萝卜灯和彩灯三类。面灯多用豆面、玉米面捏制,分别捏成十二月灯、属相灯等。十二月灯对应每一月,捏成12个,根据每月月数在面灯上捏对应的“鼻儿”数,“鼻儿”是先用剪子在灯面上缘剪两下,剪出中间的一块小条面,把面两边对捏出一个小尖。月灯在摆供之后,放入锅中蒸,蒸好根据灯窝中的水汽数量,推测该月雨水情况。烟台莱阳、威海乳山等地有一种特别的面灯——“看场佬”灯,是一位嘴里有烟斗、看场的老人(一说是猴)形象,晚上点亮送到自家打谷场,根据燃烧情况,预测当年收成。老百姓认为元宵节的灯光能够驱邪驱虫,因此端着灯在自家屋内各处照遍,有些地方则有到祖茔送灯的习俗。
萝卜灯制作省下揉、蒸环节,更加简捷,如沂蒙、滕州地区,就是把萝卜洗净、切段、挖窝、插灯芯、注油、点亮,在供桌上点燃祭祀后,分放到大门、窗台、锅台、井、磨,甚至是更远的路边、河边。德州的盒子灯(彩灯)很有特色,高悬在杆顶,从下点燃,层层迭出,灯中套灯、最多可达15层,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可谓精彩纷呈。
“十五的灯”是和“三十的火”相呼应的,分别对应的是旧年最后一夜、新年第一夜和第一个月圆夜,体现了传统社会对以月亮显现周期为基础的阴历时间的重视与依赖,以及以月亮标识而形成的深厚的时间段落感。正月十五之后,年就过完了。
传统年俗的新活力
传统年俗在现代依然具有长盛不衰的新活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现代人一以贯之的需要。即便进入现代,人们依然需要春节习俗所提供的身份感,也就是你是谁家的谁、哪个民族的谁。此外,还有温暖的归家感,体会几千年文化传承至今的历史感,个人在历史、家族中的尊严感,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狂欢感、参与感,以及中华民族、天下一家的认同感。
生命更新的仪式表达。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延续需要阶段性的周期性计时,作为生命更新的标记。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身心疲惫,特别渴望“满血复活”,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投身的最大节日,带动个体成员随着民族整体的洪流,进入生命的更新中。
与时俱进的新生活、新民俗。中国的春节习俗不是一味泥古不化,而是在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民俗,如老百姓为适应现代家居环境,开始购买蝴蝶兰、水仙等年宵花作为春节期间的装饰,以花饰年,不仅满室盈香,美观高雅,而且还喜庆吉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春节的年味和传承,需要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身体实践。
(作者系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编辑:董丽娜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