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信德忠义 从《运河风流》看齐鲁家风厚韵绵长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张晓芮 2022-05-13 16:29

  春和景明,万木争春,不久前,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的首次全线通水。与此同时,讲述鲁境运河故事的电视剧《运河风流》在北京卫视黄金时间播出,该剧开播不久,便赢得了观众赞誉。这是编剧高满堂和导演张建新继《闯关东》《老农民》等热播剧之后,再一次的强强联合。随着剧情过半,《运河风流》的热度和口碑也在持续攀升。

  明清时期,济宁城万商往来,四海绵历,为江北运河上最大码头,开“运河之都”盛世。彼时,河上帆樯如林,两岸货物堆积如山,铺面作坊鳞次栉比,商会牙行竞相争市,戏楼酒馆灯红酒绿。直至民国时期大运河渐失航运之利,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运河风流》便讲述了这一时期的运河故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以“儒风”为内核的齐鲁家风文化,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剧以家风传承为切入点,塑造了官、商、文、兵、匪等各色生动传神、个性鲜明的运河儿女形象,讴歌了齐鲁儿女追求大仁大义、大诚大信、大真大是的境界情怀。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

  《孔氏祖训箴规》中记载孔氏家训:“为子孙者勿嗜利忘义,出入衙门,有亏先德。 ”孔氏家族奉行先义后利、为政以德的伦理价值观,造就了 孔氏后裔不少“不愧良吏”的官之典范。

  剧中,黄子荣为地方父母官,却因“官匪不通、官商不通”的家训导致官运坎坷,但他依旧秉持以民为本、民生为重的信念,造福一方百姓。他正气凛然、清正廉洁,深知官商勾结,腐败滋生。官匪勾结,法令难行。剧情的最后,他带领大家加入抗日队伍,彰显了齐鲁儿女民族主义的英雄气概和炙热的爱国情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古“鲁商”为中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古有陶朱公、孟洛川等鲁商名噪一方,如今“鲁商”已成为解读山东经济、山东速度、山东精神的一种范本,成为山东的一张崭新名片。

  儒家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剧中的宋鲁生是典型的的重信义、有眼界、有智慧的鲁商形象。宋家世代经商,靠带商队走运河贩运货物兴盛百年,当传到宋鲁生手上时,虽然运河已然衰落,但他依然坚守“信义天下”的家训。充分展现了信义为先的儒商精神气质。

  齐鲁大地自古出英豪。张养浩勤政爱民,鞠躬尽瘁。辛弃疾壮志满怀,热血报国。“读书人立身处世,贵在能够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切不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这是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对后世的告诫。

  剧中人物杨春早就是有气节的中国文人形象,有情怀,有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编剧高满堂说,写好这个人物,重点要把握好“三气”,分别是骨气,脾气和神气。杨家世代从文,家训是“洁身正骨”。日本人命他宣讲孔孟之道与日中亲善关系,他宁肯用哑药自残,也绝不向日本人屈服,这便是文人风骨,忠肝义胆。

  中国传统家风不仅通过家训、家规以绳墨,更是通过一代代人的躬行身范和耕读实践不断淬炼。《运河风流》所写的是一群普通人,他们不是改变历史的伟人,不是富甲一方的豪商,也不是名赫一方的文豪巨匠,但是他们身上的官之正气、商之义气、文之骨气,尽显儒家文化浸润下的山东人德信忠义、仁爱笃厚的精神风貌,他们是传承千百年来家训的践行者,这一切,都从坚实的“家风”生发而来。

  “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延续至今,依靠的不就是一代代对传统道德规范与品德操守的坚守吗?就是这份一丝不苟与执着倔强,才撑起了一个个家族的脊梁,正因为有了一个个小家的支撑,才真正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编剧高满堂说。

  家风渐渍,积厚流光。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力量,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浩然正气,是植入骨髓里的优良品格,是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更是接续中华文明、涵养中华气象的不熄薪火。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教家风都是我们前进的强大定力。

编辑:张懿程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