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盛
东晋思想家。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生卒年不详,享年72岁。官历著作佐郎、浏阳令、长沙太守,赐爵安怀县侯、吴昌县侯。官至秘书监,加给事中。博学,善言名理,著《易象妙于见形论》,殷浩等竟无以驳难,遂知名当世。著作有《魏氏春秋》20卷、《晋阳秋》32卷、《文集》10卷、录1卷,均散佚,《全晋文》辑有部分佚文。现保存完整的文章有辑于《广弘明集》卷五的《老聃非大圣论》《老子疑问反讯》。
孙盛推崇儒家经典维护孔子的圣人地位。何晏认为老子与圣人同,孙盛则认为老子只是中贤,并非大圣。他说尧孔之学,能随时设教,道通百代,而老子的思想为一时所尚,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老子的言论多矛盾偏激之词,与六经不能相比,不足为圣教,即使有个别言论与圣教相同,也是拾圣人牙慧。孙盛对老子绝圣弃知,摒弃仁义的思想也做了批评。认为老子言绝圣,而其著作又辄称圣人,言绝学弃知,又每言教人,自相矛盾,其用心是绝尧孔之学。老子摒弃仁义纯任自然的学说,是申一己之所好,而非救世之论。孙盛对魏晋崇有贵无之论亦有所评析,认为有无之教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定,老子“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裴“执今之有,以绝古之风”,都各执一偏,“不达圆化之道”(《老聃非大圣论》)。孙盛是无神论者,驳罗舍的《更生论》人死可更生之说,认为人死之后,“形既粉散,知亦如之”,形神粉散之后,再聚为他物,不能更生。
孙盛尊儒抑道,又折衷有无之争,说明其既肯定儒学的地位,又倾向儒道结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他的人死形神俱散说虽不是对形神关系的科学回答,但为此后的深入讨论,提供了思想资料,应予肯定。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