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_中国孔子网

裴頠

来源:作者: 2017-10-26 17:33:00

  (267~300) 西晋思想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西晋开国功臣裴秀次子,袭父爵,封钜鹿郡公。太康二年征为太子中庶子,迁散骑常侍。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累迁侍中,加光禄大夫。官至尚书左仆射。惠帝后贾氏是裴頠姨母的女儿,但裴頠并不以此自恃,为官素有雅望,主张选贤任能,与司空张华反对贾后乱政,重用外戚。赵王伦谄事贾后,裴頠十分厌恶,伦数次求官,均被他与张华所阻,由此结怨,终被赵王伦杀害,时年34岁。裴頠通博多闻,少年知名,被时人誉为“一时之杰”(《晋书·裴頠传》)。惠帝时奏请修国学,刻石写经。兼明医学,曾建议改革太医权衡。善谈辩,“乐广尝与清言,欲以理服之,而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頠为言谈之林薮”(同上)。裴頠对时俗放荡,不遵儒术,破坏礼法的现象十分忧虑,著《崇有论》,反对“贵无论”,认为无不能生有,强调注重现实,维护名教,重视事功。史载裴頠曾“著崇有贵无二论”(《三国志·魏志·裴潜传》注引《惠帝起居注》),他是否有《贵无论》之作,迄无定论。又著《辨才论》,未成而遇害。有《文集》9卷,已佚。《崇有论》见《晋书》本传。《全晋文》卷三十三辑有裴頠佚文。学术界一向认为裴頠是与玄学对立的思想家,近人研究指出裴頠亦为玄学阵营中人。裴頠维护名教,亦承认贵无论有合理之处,又善谈辩,为“言谈之林薮”,其思想风格均与玄学相合。此说似可成立。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