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_中国孔子网

崔述

来源:作者: 2017-11-23 17:30:00

  (1740~1816) 清代学者。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属河北)人。幼承家学,年14岁,即泛览群书。时漳水泛滥,城被淹,崔与家人转徙流连,衣敝粮罄,但仍诵读不辍。乾隆十九年(1754)中举。嘉庆初,选授福建罗源县知县。不久调任上杭县,后又返罗源县任知县。嘉庆六年告老病乞休,晚年以著述自娱。著书约30余种,主要为《考信录》36卷、《文集》16卷。崔述学识赡博,精熟史事。在认识论上,主张经验论,认为事必亲见,始可信为真。但天下之大,吾非“事事能亲见”,且自古以来,“舌生于人之口,莫之扪之;笔操于人之手,莫之掣也”(《考信录》)。人们言其意所欲言,故可信者所剩无几,由此提出知识的局限性问题,并进而对古书、古史提出怀疑。指出:“大抵战国秦汉之书,皆难征信,而其所记上古之事,尤多荒谬。”(同上)认为战国秦汉人喜以“当日之风气度之”古人;说客辩士“尤好借物以喻其意”;“古有是语,而相沿失其解,遂妄为之说者”,以及谶纬之学方盛,“说经之儒多采之以注经,其后相沿,不复考其所本”。这都使古代著述“失其真”。崔述怀疑传记,甚至也怀疑经文。他从原始儒学的纯洁性出发去考察,认为诸经多经后人窜改,除《诗》《书》为三代之遗文,《论语》为孔子之言行外,几乎无一可信。诸儒对群经的传、记、注、疏更不可信。于是积平生心力著《考信录》,一切取信于经,专以辨其虚实为先务。“传注之与经合者则著之,不合者则辨之。而异端小说不经之言,则辟其谬而删削之”。将春秋以后诸子百家传说的上古、夏、商、周以及孔子、孟子的事,一一加以考证,推翻了无数伪史,获得许多令人信服的结论。又系统说明了诸种传说的演变,给后人以很大启迪。

  崔述的治学,受刘知畿的影响。其考据详明如汉儒,但未曾墨守旧说;辨析精微如宋儒,但未曾空谈虚理。其自述著书之旨谓:“古人之学贵精,后人之学贵博,故世益古则取舍益慎,世益晚则采择益淆。”对无从考证者,辄以不知置之。“宁缺所疑,不敢妄言以惑世。若摘发古人之误,则必抉其致误之由,使经传之文不致终晦”。疑古思想使他进一步开拓眼界,扩大学术研究范围。《易卦图说》《五服异同汇考》《大名水道考》《闻见杂记》等便涉及哲学、地理、文学多方面。不可否认,崔述在古史、古书的研究方面,继刘知幾之后所开创的疑古风气,否定一切传记谶纬之书,对于中国近代疑古风气的发展,具有很大功绩。但他牵缠于圣道王功的偶像作用,妨碍了他将这一工作做得彻底。崔述的著作由其学生陈履和编入《崔东壁遗书》。近人顾颉刚在此基础上,收入崔述的一些佚书和评论文章,汇编为另一部《崔东壁遗书》。两本相较,顾本以搜罗宏富见称。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