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_中国孔子网

章学诚

来源:作者: 2017-11-23 16:56:00

  (1738~1801) 清代史学家、思想家,浙东史学派最后一位大师。原名文敩,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

  生平 章学诚受家学影响,天性好史,及长,从山阳刘文蔚、童钰游,学遂日进。乾隆二十五(1760)、二十七年,两次赴京应顺天乡试,皆落选,便入国子监读书。乾隆三十年再赴京应顺天乡试,仍不录,乃就学于大兴朱竹君(筠),结识考据大师戴震,对其治学有相当影响。在京数年,将二十一史“铅丹往复,约四五遍”。发现其“义例不纯,体要多舛”,便立志要“遍察其中得失利病,约为科律”,讨论笔削大旨。萌发了作《文史通义》、评论二十一史之思想。乾隆三十三年,四应顺天乡试,中副榜。是年其父卒。因“家贫亲老”,为生活计,曾为座师秦芝轩校编《续通典》之《乐典》,并参与《国子监志》的编修。乾隆三十六年,朱筠奉命提督安徽学政,章与邵晋涵、洪亮吉等均被延致幕中。自此,章、邵相立论史,契合隐微,成为挚友。同时,开始撰著纵论文史、品评古今学术的《文史通义》。其间,应和州知州刘长城之聘,第一次根据自己的方志理论编修了《和州志》。乾隆四十二年主修《永清县志》。次年,以41岁中进士。因“自以迂疏,不敢入仕”,乃返永清,续修《永清县志》。该志的修成,使其方志理论在朋友中广为流传,并在当时产生一定的影响。约于此时,也在撰写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校雠通义》。乾隆五十二年,在毕沅支持下,前往归德,主讲于文正书院,并于开封主持编纂《史籍考》。洪亮吉、凌廷堪、武億等人均参与其事。不久又因毕沅调任湖广总督而中止,继而修了《毫州志》,其间著成如《原道》《原学》《博约》《经解》等重要篇章。乾隆五十五年,《史籍考》再次开馆于武昌,之后五年,除主编《史籍考》外,还为毕沅主修《湖北通志》,参与毕沅主编的《续通鉴》工作,个人著述亦未中断。晚年,挚友邵晋涵去世,两人共著《宋史》之愿付诸东流。嘉庆五年(1800),因贫病交加,双目失明,但仍坚持著撰。《文史通义》的重要篇章《浙东学术》即完成于此年。此后不久病逝。

  寓致用于学术 章学诚生当“乾嘉盛世”,时值考据风盛行。作为浙东史学派殿军,章学诚不怕“逆于时趋”,另辟蹊径,独立从事历史哲学的研究,希望对时风“有所救挽”。其竭毕生精力,留下大量著作。代表作《文史通义》,前后相续二十余年,史观明确,史论系统。自述“读书著文,耻为无实空言,所述《通义》,虽以文史标题,而于世教民彝,人心风俗,未尝不三致意焉”(《章氏遗书》卷二十九《上尹楚珍阁学书》)。寓致用于文史,寓致用于学术,这是章学诚为学之宗旨,以此为当时及后世治文史者开辟了一条既不同于宋学,也不同于汉学的道路。

  “事势自然”和“六经皆史”的史学观 章学诚主张历史进化论,认为从天地生人而有道,中经三人居室而道形,部别班分而道著,并列立仁义忠孝之名,树刑政礼乐之制,表明人类社会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非人为而就,是“事势自然”,“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至于圣人之作,如周公,在“经纶制作”方面,能集千古之大成,“非周公之圣智能使之然”,而是“时会使然”。其生“当积古留传,道法大备之时”,故“时会适当然而然”。指出圣人只有顺应历史之必然趋势,才能有所作为,“势有所尽,理有所正,虽圣人有所不能强也”(《文史通义·博杂》)。学术上,继承清初“通经致用”的传统,提出六经皆史、史以经世,认为:“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文史通义·易教》);古代无经史之分,“《六艺》皆掌之史官,不特《尚书》与《春秋》也”(《章氏遗书》卷五《论修史籍考要略》);而三代学术知有史不知有经,“言性命者必究于史”,主张考证史料和发挥义理相结合,把治经引向治史。强调“作史贵知其意”,学术必须“经世。”指出“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文史通义·内篇五》),即学问必须与社会人事相结合,为解决社会人事问题服务。所谓“文章经世之业,立言亦期有补于世,否则古人著述已厌其多,岂容更益简编,撑床叠架为哉”(《文史通义·与史余村》)。治学上,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提出“为学之要,先戒名心”,“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学贵博而能约”,“学与功力,实相似而不同”。

  著作 章学诚的全部著述,由吴兴刘承干搜集编成《章氏遗书》30卷,《章氏遗书》外编31卷。195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章氏遗书》本重新排印。1985年文物出版社据吴兴嘉业堂刘承干刻本断句影印,并附王秉恩所著《校记》1卷,改书名为《章学诚遗书》重新出版。

  影响 章学诚不但对史学、经学做出了显著贡献,而且在历史编纂学、方志学等方面也获得了很好的成就,对后世的学术有相当影响。章氏所提倡的史德,至今仍为史学界所重视。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