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1868~1940)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字鹤卿,后改字仲申,别号鹤庼,又号孑民。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生平 蔡元培自幼受传统儒家教育,青年时崇信理学。清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在这期间开始接触西学、新学。后因对清政府不满,离京返乡,任绍兴府中西学堂监督。光绪二十八年先后在上海创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光绪三十年成立光复会,任会长,次年加入同盟会,为革命派领导人之一。光绪三十三年赴德国游学,入莱比锡大学研究哲学、美学、文学。辛亥革命后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提出一套新的教育方针。民国六年(1917)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历任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并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民国二十一年与宋庆龄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副主席。抗战爆发后迁居香港,民国二十九年病逝。蔡元培一生著述甚丰,生前即有多种文集刊行。1958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了《蔡元培选集》,1984年该书局又出版《蔡元培全集》。
教育思想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对于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有重要贡献。他赞成西方教育家关于全面进行体、智、德、美四项教育的主张,认为四者都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的现状和需要,他又提出进行五种教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认为实行前两项教育是为了富国强兵,但要消除、避免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病,则必须进行公民教育即德育,它乃是五项教育的“中坚”和根本。至于进行后两项教育,则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教育方法上,他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教育。这些都曾产生了积极影响。
哲学思想 蔡元培长期留学德国,受康德哲学影响。他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实体世界两部分,但认为两者并非截然对立,实体即在现象之中。认为“意志”不仅是现象世界各分子的通性,也是实体世界的本性,但实体世界的意志是无意向的意志。现象世界各分子的意志虽各不相同,但都以回向本体为最终目的。所以,世界进化的总趋势是逐渐消除差别,走向“通”与“同”,以与实体吻合。为此,人们应自觉消除、泯灭对利害的计较和人我间的差别界限。他认为,欲达此目的,美育能起重要作用。美感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由普遍性可渐破人我间的差别界限,由超越性可渐破利害的计较。美感不仅能增进道德,树立正确人生观,而且是由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的桥梁。因此,他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蔡元培所译之《哲学要领》(1903年)、所编之《哲学大纲》(1915年)对于介绍西方哲学均有一定贡献。
伦理思想 蔡元培认为,自由、平等、博爱乃是新道德的最高准则。而这三者与儒家传统道德是相通的。其中,自由相当于义,平等相当于恕,博爱相当于仁。他又认为,由于人的能力生来不平等,因此造成了强弱贫富之差,在现实生活中自由、平等很难真正实现,所以他把自由、平等称之为消极的道德。他认为,只有充分发扬博爱,也就是大力弘扬仁的精神,方才能逐步实现自由、平等,因此他把博爱称之为积极的道德。他所著《中国伦理学史》(1910年)是中国第一部伦理思想史著作,所撰《中学修身教科书》(1912年)等对于新道德的建设也有一定贡献。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