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_中国孔子网

陈立

来源:作者: 2017-11-27 17:08:00

  (1809~1869) 清代经学家。字卓元,又字默斋,江苏句容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官云南曲靖府知府。少时,随父客居扬州,受学于凌曙、刘文淇。凌曙初治汉学,得“郑氏学”之“要领”,后转而服膺《春秋》公羊学(《清史列传》本传);刘文淇“揅精古籍,贯串群经”,服膺汉学,“尤肆力《春秋左氏传》”(同上)。立从凌、刘二氏“受《公羊春秋》、许氏《说文》、郑氏《礼》,而于《公羊》致力尤深”(同上)。他遵循师说,救徐彦《春秋公羊传何注·疏》“空言无当”之弊,补孔广森、刘逢禄《公羊春秋》“详义例而略典礼、训诂”之偏,“博稽载籍”,详考唐以前《公羊春秋》之古义,又旁搜清代论《公羊春秋》诸家之说,“整齐排比,融会贯通”,历时三十载,成《公羊义疏》一书,凡76卷。治《公羊春秋》之初,鉴于汉儒说经“莫备于《白虎通》”,故“先为疏证”,成《白虎通疏证》12卷。又精于文字、声韵之学,成《尔雅旧注》2卷、《说文谐声孳生述》3卷。其“为文渊雅典硕,不尚空言”,而以“考订服制典礼及声音训诂为多”(同上),著有《句溪杂著》6卷。与人交,坦诚相见,“师门谊最笃”。生平甘于“淡泊”,潜心治学。

  《白虎通疏证》 清代陈立撰,凡12卷,成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今有清光绪元年(1875)淮南书局刊本行世。按《白虎通》系《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之省文,东汉班固撰集,共4卷,专门记录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诸王诸儒在白虎观会议上讲论“五经同异”的结果,具有以今文经学总结今古文之争的性质。陈立之所以为其作“疏证”,是因为该书于“汉儒说经师法”最为完备(《清史列传》本传),然因年代久远,其间多变故,致使文义难明。于是,仿唐代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作疏之例”,先为疏证,“析其滞疑,通其结轖”(《白虎通疏证·序》),而不事辨难。全书分:爵、号、社稷、封公侯、三军、致仕、考黜、瑞贽、姓名、嫁娶、丧服、效祀、宗庙、朝聘、贡士、车旂、田猎、杂录等目,博稽载籍,条分缕析,逐一疏证,旨在“疏其指受,证厥源由,畅隐扶微”(同上)。由于该书对汉、唐以来之旧闻、经说,广搜博采,整齐排比,悉心分类,疏通辨证,因此使《白虎通义》之文义得到系统的诠释,进一步确立了今文经学在清末的地位。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此书实足与凌注《繁露》 (指凌曙的《春秋繁露注》)并美”是不无道理的。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