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
孔子及其弟子的学说,即早期儒家学说。
时代背景 孔学形成于春秋末期。当时,西周以来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趋于崩溃,被称为礼坏乐崩的时代。在这一变革的时代,以齐国管仲和郑国子产为代表的新势力正在兴起,对旧制进行了改革。适应此种形势,孔子则以鲁国为基地,倡导革新。但其主张不尽同于齐、郑两国推行的路线,而是企图在周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或对周制做出新的解释,使其符合封建制成长的要求。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道”即孔子理想化了的周制,即对周礼进行损益,实现一个以家庭关系为重心的和谐的等级社会。孔学形成的思想渊源:在孔子时代,西周官方的文物典章已散落到民间,史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则以私人的资格,招收学生,传授六艺于民间,进而通过对《诗》《书》《礼》《乐》等典籍的解释,建立起孔学的思想体系。孔子对学生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同上)即将以相礼为业的儒者改造为倡导修己治人之学的君子。孔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学术,由官学转为私学,开创了学术自由的新风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学术内容 孔学是中国古代人学的开拓者,重点研究人的价值、人的理念以及人际关系问题。其兴趣不在自然界,而在人类社会,发展了春秋以来流行的重人道的新思潮,突破了西周一切唯皇天上帝和王命是从的价值观念,启发人类和个人的自觉,特别是人格的独立自主意识,从而建立起中国的人文主义文化传统。孔学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提倡修己治人之学,即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并以“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为圣人的最高境界。但孔学的重点是讲修己,以完善自己的人格为为学的主要目的。如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同上)
关于修己之学,孔门将处理好家庭关系,置于首位,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作为维系家庭生活的准则。特别重视孝道,以其为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并以“敬”解释“孝”的内涵。关于人际关系,孔子提出礼和仁,作为调整等级关系和做人的准则。礼和仁,并非孔门所始创;孔门的贡献是,礼仁互释,将二者统一起来而不偏废一方,使处于等级关系中的人,彼此关怀和爱护,进而提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仇忌和怨恨,以同情心对待别人,并以行仁德为成圣人的必要条件。因为仁的内涵为“爱人”,当爱人与个人利害相抵牾时,则主张“仁者安仁”和“杀身成仁”;当个人利益与社会正义相矛盾时,孔子则主张“君子喻于义”,“见利思义”。为了实现仁义之德,孔门强调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主张“一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对伪君子,所谓“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为了实现仁与礼的统一,孔子又提出学和恩不可偏废,即学礼和思仁,相互补充。为了完善自己的品德,孔子又提出中庸说,使人的思想和言行不偏于极端,并以温良恭俭让为待人处事的优良品质。孔门倡导修己之学是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减轻或缓和因等级制而造成的歧视和压迫,以防止群体生活的破裂,乃古代人道主义的先驱。
关于治人之学,孔子提出德政说,即治理百姓主要靠道德教化,不是靠刑杀,并主张执政者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品德感化百姓来归顺。孔子还提出“博施济众”说,作为执政者的最高理念。他还提出富而后教,以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他关心社会财富的分配,又提出均平原则,使贫富差别不要拉大,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以维系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为了维系社会的安定,孔子还提出正名说,要求君臣父子不要做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关于君臣关系,孔子不赞成唯君命是从,主张双方相互尊重,互负责任。孔门将政治生活视为家庭生活的扩大,以执政者为民之父母,反对不教而杀和不戒视成以及聚敛百姓财富的暴政和苛政,其治人之学具有德治主义的特色。
孔门还讨论了人的价值和理念,以伦理道德生活为人道的本质,从而修正了西周的天、命、鬼神观。他们认为人生的目的是完善自己的人格,并为人类造福,重视人的现实生活,不追求死后的事情,所谓“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关于各人的死生贫富等遭遇,则归之于人力不可强求的命运,并以命释天,排除了以天为人格神和上帝赏罚说,其目的是提倡尽人事,行人道,实现修己治人的理念。其世界观又具有人本主义的特色。
历史地位和影响 孔门倡导的修己治人之学,虽然打上了维护等级关系和宗法关系的时代烙印,但在当时有进步的意义。其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对任何时代的人群生活,都有普遍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孔子一直被誉为古代社会的圣人。春秋时期形成的孔学,为后来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东方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孔学的著述,有孔子弟子编辑的孔子言行录《论语》,史书《左传》和《国语》也有关于孔子言行的记载,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是了解孔学内容的重要史料。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