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_中国孔子网

裴頠

西晋思想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学术界一向认为裴頠是与玄学对立的思想家,近人研究指出裴頠亦为玄学阵营中人。裴頠维护名教,亦承认贵无论有合理之处,又善谈辩,为“言谈之林薮”,其思想风...

日期:2017-10-26

刘徽

魏晋之际数学家。生平不详,《晋书·律历志》和《隋书·律历志》都只记载:刘徽于“魏陈留王景元四年(263),注《九章》”。刘徽的数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事类相推,各有攸归”和“析理以辞,解体用图”两个命题中。

日期:2017-10-26

杨泉

魏晋之际哲学家。字德渊,生卒年无考。三国吴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处士。入晋后,会稽相朱则荐其为官,未就职,隐居著述。所著《太玄经》14卷、《物理论》16卷、集2卷,均在南宋时期亡佚。因其他著作(清孙星衍辑...

日期:2017-10-26

袁准

魏晋之际思想家。字孝尼,陈郡扶乐(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北)人。以儒学知名,为《周易》《周官》《诗》《丧服》作传,代表作为《袁子正论》19卷,《袁子正书》25卷,均佚。

日期:2017-10-24

欧阳建

西晋思想家。字坚石,渤海(今河北南皮县东北)人。《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欧阳建集》2卷,今佚。现存代表作为《言尽意论》,在魏晋言意之辨中,成一家之言。

日期:2017-10-24

杜恕

三国魏思想家。字务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著《体论》4卷,内容为治国之道;《笃论》(亦称《杜氏新书》)4卷,内容为生平自叙及杂论。两书均散佚。

日期:2017-10-24

桓范

三国魏政治思想家。字元则,沛国(今江苏省沛县、丰县一带)人。出身于世家大族。建安末年,辟丞相府。魏文帝黄初时期,迁羽林左监,以博学多识,参加中国第一部大型类书《皇览》的编纂工作。

日期:2017-10-24

蒋济

三国魏思想家。字子通,平阿(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人。其代表作为《万机论》,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法律及人材学诸方面,具有礼法兼综倾向,是魏初名法之治的代表作之一。

日期:2017-10-24

王弼

三国魏玄学家,《易》学义理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他的《周易注》在东晋中期以后以至隋唐五代,一直立于学官,到宋代也是朝野学界公认的权威注释。

日期:2017-10-16

裴秀

西晋政治家、思想家、地图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裴秀对儒学甚有研究,经常参加御前经学辩论,被曹髦誉为“儒林丈人”。又追求道家自然,服寒食散、善清谈,具有明显的儒道融合的玄学思想...

日期:2017-10-16

傅玄

西晋文学家、思想家。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傅玄尊儒尚学,以儒学为王教之首,反对法术权诈和虚无故诞之论。主张以礼乐为立政之大本,先礼后刑,刑礼相济。

日期:2017-10-16

阮籍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和嵇康并为竹林时期玄学的代表。反映阮籍早期儒家思想的著作是《乐论》。《通易论》和《通老论》提倡儒道结合。《达庄论》和《...

日期:2017-10-16

张揖

三国魏训诂学家。字雅让,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东)人。生卒年不详,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为博士。正史无传,其事迹略见《魏书》《北史》之《江式传》。

日期:2017-10-16

王肃

三国魏经学家。字子雍,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西南)人。王肃所注《尚书》《诗》《论语》《三礼》《左传》,以及经他撰定的其父王朗的著作《易传》,在晋代均列于宫学,立有博士,影响甚大,成为经学史上独树一帜...

日期:2017-10-16

刘劭

三国魏哲学家。字孔才,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建安至正始年间(196~249)。

日期:2017-10-16

曹植

三国魏文学家。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少年聪慧,善属文,捷于应对,深得曹操的宠爱。在三曹中,曹植的文学造诣最高,其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曹丕。辞赋今存40...

日期:2017-09-21

曹丕

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袭位为魏王及丞相,不久即代汉自立,改元黄初。在位7年,卒谥文帝。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主要是诗歌,善于向民歌学...

日期:2017-09-21

徐幹

东汉哲学家、文学家。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人。徐幹善辞赋,能诗,与孔融等齐名,为“建安七子”之一。有集5卷,已散佚。其哲学论著《中论》20篇,今存。尚有:《周易徐氏义》(有《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辑...

日期:2017-09-21

皇侃

南朝梁经学家。又作皇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所作《义疏》不注重于名物训诂与制度解说,只注重于义理发挥,详引《老》《庄》及魏晋玄学家的议论,有强烈的玄学(见经学与玄学)思想倾向。亦稍受佛...

日期:2017-09-21

郭象

西晋《论语》学家、玄学家。字子玄,河南人,一说为河内人。以注释《庄子》而闻名于史,亦曾注释《老子》。对于儒家经典,只注释过《论语》,撰有《论语体略》2卷。主要思想建树是就《庄》学提出万物“自造”“独...

日期:2017-09-21

何晏

三国魏《论语》学家,玄学创始者之一。平生喜好《老》《庄》及《易》,善于清谈,在当时思想界处于领导地位。提出一些崇尚玄虚的新思想,倡导“贵无”学说,与夏侯玄共同开创了玄学。主持编撰《论语集解》,对儒...

日期:2017-09-21

范宁

东晋《春秋》学家。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历任临淮太守、中书侍郎、豫章太守等职,以注释《春秋穀梁传》而闻名于史。

日期:2017-09-21

杜预

西晋《春秋》学家、政治家与军事家。字元凯,京兆郡杜陵(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人。晚年撰成《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书,提出《左氏春秋》有正例和变例,正例袭自周公,变例出于孔...

日期:2017-09-21

梅赜

东晋经学家。又作梅颐、枚颐,字仲真,汝南(治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东晋初期,与东晋元勋陶侃有过交往。曾担任豫章太守,或说曾任豫章内史。在历史上因献伪《古文尚书传》而闻名,被很...

日期:2017-09-21

韩康伯

东晋易学家。名伯,字康伯。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韩氏所注《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5篇合3卷,继承并发展王弼的易学思想,排斥象数,杂糅《易》《老》,从义理的角度解释《周易》原理,力...

日期:2017-09-19

应劭

东汉末思想家、政治家。字仲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县北)人。生卒年不详,卒于邺(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应劭一生著述颇丰,其所撰述最著名者为《风俗通义》。是书言“通于流俗之过谬,而事该之于义理”,辨风...

日期:2017-09-18

仲长统

东汉末思想家、哲学家。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一说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他是东汉末年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批判思潮的重要代表。

日期:2017-09-18

荀悦

东汉末哲学家、史学家。字仲豫,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年12能说《春秋》,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荀悦继承儒家思想,提出系统的政治思想和主张。他认为,仁义是治国之道的根本。主张德刑兼举,法教并行...

日期:2017-09-18

崔寔

东汉政论家、思想家。他主张严肃法制,反对东汉永平、建初之际开始的轻率、频繁的大赦,提倡十年一赦,以期起到震慑的作用。崔寔以变革图新和因时制宜的精神针砭时弊,继承西汉以来儒家德刑并举、重农轻商等政治...

日期:2017-09-18

王符

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终生未仕。王符沿着汉代儒学发展的思路,融合儒法,兼主德治法治。其思想代表了在野的庶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反映了他们参政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

日期:2017-09-18

张衡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思想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张衡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象(也称“浑天仪”),并于阳嘉元年(132)制造了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日期:2017-09-18

班昭

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兄长班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汉和帝诏班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日期:2017-09-18

班固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作者之一。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9岁能作文、诵诗赋。

日期:2017-09-15

王充

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字仲任。先祖为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后来徙家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王充出身寒门庶族,曾受业太学以大儒班彪为师,学识渊博,不守章句,而能有独到见解。著作流传下来只有《论衡》...

日期:2017-09-15

班彪

东汉史学家。《汉书》的作者之一。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成阳东北)人。所著《后传》由其子班固、女班昭按断代纪传体例续成全书,名《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日期:2017-09-15

桓谭

东汉经学家、哲学家。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宿县)人。博学多才,熟读五经,崇尚古文经学,曾从刘歆、扬雄辨析疑异。著作有《新论》。清人辑本以严可均的《全汉文》较为完备。

日期:2017-09-15

刘歆

西汉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刘歆提出“太极元气”说,认为“太极元气,函三为一”(见太极函三为一)。元气是世界的根本,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都与元...

日期:2017-09-15

扬雄

西汉末文学家、哲学家、古文经学家。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提出“修性”之说,强调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扬雄思想没有特别突出的创见,但它毕竟是由汉到唐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环节,...

日期:2017-09-14

刘向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成帝时,奉诏领校中秘群书,撰成《别录》,开古典目录学先河。辑集上古至秦汉符瑞灾异资料,“推迹行事,连传祸福,著其占验,比类相从”,成《洪范五行传论》;取《诗》《书》所...

日期:2017-09-14

司马迁

西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少时随父司马谈读书,从董仲舒学《春秋》。撰写52万余言的《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日期:2017-09-14

董仲舒

西汉政治思想家、儒学宗师。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专治《春秋公羊传》,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提出并被武帝采纳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儒学以至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董仲舒的主...

日期:2017-09-12

贾谊

西汉初政论家、思想家。雒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贾谊的人格和思想,对于西汉政治和汉代哲学思想发展(如董仲舒、王符等)都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政治思想模式,为后世历代统...

日期:2017-09-12

叔孙通

西汉初儒家学者。叔孙通即叔孙生,名何。鲁国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叔孙通善于观察时势,长于变通,是汉初复兴儒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日期:2017-09-12

陆贾

西汉初政治家、思想家。楚国人。陆贾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陆贾的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楚汉春秋》9篇,《陆贾》23篇,《赋》3篇。今除《新语》和《楚汉春秋》辑本外,其余均已散佚。

日期:2017-09-12

蔡邕

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南)人。蔡在文学界有盛名,诗以《饮马长城窟》最知名,赋以《述行赋》为代表作,散文清丽典雅,书法精湛,所创“飞白书”,影响深远。尤擅长于碑铭,刘勰...

日期:2017-09-12

郑玄

东汉经籍文献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世称“后郑”,以别于先他而在的经学家郑兴、郑众父子。

日期:2017-09-12

马融

东汉古文经学家。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融才高博洽,为当世通儒。

日期:2017-09-12

许慎

东汉文字学家、经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少年时博学经籍,以今文经为主,后师从古文经学家贾逵,始以古文经学为主,此后治经,《周易》宗孟氏,《书》宗孔氏,《诗》宗毛氏,《礼》宗《周官》...

日期:2017-09-11

贾逵

东汉古文经学家、天文学家。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擅长文辞,曾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等9篇,今存《条奏左氏长义》及《永平颂》《连珠》的残本。

日期:2017-09-11

赵岐

东汉经学家。初名嘉,京兆长陵人,祖父为御史,生于御史台,取字台卿。后因逃难,自改名岐,字邠卿,以示不忘故土。

日期: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