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_中国孔子网

徐霞客

来源:作者: 2017-11-16 17:09:00

  (1587~1641) 明代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以别号霞客行世,江阴(今江苏境内)人。自幼聪慧,搦管成章。以孝义自持,“霞客之孝行:徒跣救父于盗厄,尽心大事,筑堂治圃,以娱寿母”;“霞客之行义:恤孤矜寡,拯溺救饥”(吴国华:《圹志铭》)。厌恶空谈性理,喜欢钻研历史、地理、游记类书籍。不喜仕宦,重实学实用,志在山水,在母亲鼓励下,以男子志在四方相勉。

  为了解脱旧礼教的禁锢,摈弃庸俗的利禄,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从太湖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至崇祯十三年(1640)由云南抱病而归,历时30余载,行程数万里。他不惮虎狼,不避风雨,忍饥挨饿,克服了盗掠、病患等难以想象的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遍游名山大川,仔细考察了各地的地理现象。白天探幽凌险,夜晚拾穗记之,数十年如一日,终成《徐霞客游记》60余万字。

  徐霞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地理学上。他经过长期的野外勘察,描述了102种地貌形态名称,如坞、脊、蟑、阜、屏、坂、窟、阱、渎等等。对水体类型及其水文特征进行了探讨,记载大小河流551条,湖泽59个,潭池等131个,沼泽8个,海2个。注重对生物资源的观察,所记粮食作物和蔬菜外植物达150余种之多。对农业生产、手工业、政治风俗等人文地理也有记述。徐霞客对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同上)的状况不满,通过自己的亲身考察,纠正了图志中的若干错误。如认为黄山莲花峰高出天都峰,纠正了历来以天都峰为黄山最高峰的记载。对西南岩溶地区进行了认真考察,相当精确地探讨了岩溶地貌的结构和特征,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徐霞客对祖国的山川大地怀有深厚的感情,每见奇峰异景,定然狂喜不止。他“当奇境而成奇文”,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形诸文字,成为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其《游记》把科学与文学融为一体,思想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语言朴实、生动、优美,是散文的杰出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可贵的是它冲破了只事空谈不务实际的风气,开辟了探索科学真理的新路,使儒家经世致用传统得以体现。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