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1518~1593) 明代医药学家、博物学家。字东璧,号濒湖,别号可观,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出身于蕲州世医之家,祖父善操医术,父李闻言曾衔太医目,晚年设诊玄妙观,名噪一方。时珍自幼习儒,5岁就读顾家私塾,14岁中秀才,三次会试不售,遂于1540年决意弃儒从医。专医后,复师当地著名理学家顾问(日岩),并常与乡里郝守道探讨医道。经10年研习医书及临床实践,以医名闻大江南北。1551年被楚王朱英聘为王府奉祠,掌管良医所。不久又被荐于朝廷,授太医院判。但李时珍不愿专侍皇室,一年后托病告归。遂于1552年着手著《本草纲目》,经27年的呕心沥血,于1578年完稿,又15年周折才得以付梓。即将刊刻之时,李时珍与世长辞,死后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
李时珍著述甚丰,传世者仅《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本草纲目》凡52卷,190万言,载药1893种,附图1109幅,附方1096首,集历代本草之大成。《本草纲目》出版后,为历代本草学家传习。17世纪传到日本国,18世纪传到欧洲,影响了不少外国学者。
李时珍医药并精,其突出贡献在于:在医学方面创“脑为元神之府”和“肾间命门”说;在药学方面把阴阳五行学说引入本草理论而创立了接近自然科学鉴别的本草分类系统。其成就和贡献得助于儒家的格物说。李时珍强调“医者贵在格物”,视本草学为儒家格物之学,认为他的《本草纲目》“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本草纲目》的价值不限于本草学,而且具有博物学的意义。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