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
(584~617) 隋代思想家。字仲淹。门人私谥“文中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于仕宦之家,从小受到儒学的薰染。隋仁寿三年(603)在长安见隋文帝,上《太平十二策》,不见用。曾考中过秀才,出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后弃官归里,著书讲学,有弟子千余人,时称“河汾门下”。曾注《十二策》4卷,《续六经》6种,均已亡佚。今存宋阮逸注的《中说》(亦称《文中子》)10卷,是研究王通言行事迹的主要史料。
对待三教的态度 王通认为,儒、道、释三教可以相互融通,都构不成国破家亡的原因。“《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炫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中说·周公》)但王通并未把三教平等看待,而是力倡儒学。他指出,佛教乃“西方之教”,不适合中国国情,如同“轩车不可以适越,冠冕不可以之胡”(同上)一样。道教不修仁义,不立孝悌,妄言长生,是贪得无厌的表现。而周孔之道则是神圣之道。他说:“卓哉!周孔之道,其神之所为乎?顺之则吉,逆之则凶。”(《中说·王道》)“大哉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夫子之力也,其与太极合德,神道并行乎!”(同上)王通以为,孔子之后,周孔之道无人光大,而他肩负着这一神圣使命,“千载而下有申周公之事者吾不得而见也,千载而下有绍宣仲尼之业者吾不得而让也”(《中说·天地》)。
伦理思想 王通继承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阐论了仁、义、礼、智、信、孝、忠、恕等道德规范,提出了“穷理尽性”的道德修养论。王通认为,仁义是其他道德规范的基础和核心,对于治国、立人都有重要意义。行仁必须以礼节之,离开礼,仁即不可行。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是“仁者之目”。智须以仁守之,“不能仁则智息矣,安所行乎哉”(《中说·问易》),背仁而独言智,必然导致贼乱,义利相比义为重,君子“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中说·魏相》)。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是忠的基础,孝立则忠遂。忠的重点是匡君主之失,补君主之过。“忠臣之事君也,尽忠补过。君失于上,则臣补于下,臣谏于下,则君从于上”(《中说·问易》),以保证王道的不跌和天下的安定。在修养方法上,王通明确提出“穷理尽性”的命题,“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同上),主张彻底把握儒家所倡导的人伦纲常,充分发挥人的天赋善端,同时辅之以学、问、诫、改过,以提高人的道德境界。
哲学思想 王通以元气、元形和元识规定天、地、人的特征,“夫天者统元气焉,非止荡荡苍苍之谓也;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人者统元识焉,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中说·立命》)。他承认命的存在,吉凶曲折无所逃,只有君子才知畏,圣人才能至。但吉凶祸福可召可求,“召之在前,命之在后,斯自取也”(同上)。王通认为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反对“来者之不如昔”的观点。肯定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名实相生,利用相成,是非相明,去就相安”(《中说·问易》)。
历史地位及影响 在佛教盛行的隋代,王通热衷于振兴“周孔之道”,并为之付出了很大努力,在理论上也有所建树,不愧为董仲舒、扬雄之后和韩愈之前的一位大儒。尤其是他倡导“穷理尽性”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宋明道学的思想先河。尽管后来石介、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对王通的评价不尽一致,但都肯定他在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