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_中国孔子网

苏辙

来源:作者: 2017-11-13 17:38:00

  (1039~1112) 北宋古文家,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又号滦城,谥文定。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举进士。神宗时曾参加王安石领导的三司条例司,因政见不合改任,后又因苏轼“乌台诗案”诛连贬官。哲宗时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元祐八年(1093)新党复起,落职知汝州,再贬任州别驾。徽宗继位略有升迁,崇宁元年(1102)蔡京当国,又被贬为朝请大夫。崇宁三年退隐,归居颍川(今河南禹县)。《宋史》卷三百三十九有传。著有《栾城集》等。苏辙在思想上受苏洵、苏轼影响,出入经史,泛览百家,贵通达,尚谋略。以白首穷经者为腐儒,认为“善治天下者必明于天下之情而后得御天下之术,术者,所谓道也”(《君术策》),又喜参悟佛法,以求经历忧患而“真心不乱,每得安乐”(《书楞严经后》)。但他实际上更归依孔孟之道,在《上两制诸公书》中说:始观百家而“无所适从”,及“晚而读《孟子》,而后遍观于百家而不乱也”。对于文,他提倡“养气”,推尊孟子和司马迁。《上枢密韩太尉书》云:“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他之所谓“养气”,除前人常言的加强思想修养外,还包括增广阅历和见识,推尊司马迁者即如此。这是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养气说的发展。苏辙古文,长于写景叙事,纡徐曲折,温醇疏宕。苏轼评之为:“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张文潜书》)其名篇有《黄州快哉亭记》《武昌九曲亭记》等。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