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1031~1095) 北宋科学家、学者。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生平 沈括出身于官宦之家。曾祖父沈承庆官至宋大理寺丞。祖父沈英早卒未及仕。父沈周历任大理寺丞兼苏州酒税、苏州通判、江东转运使和明州知州。沈周有两子二女。长子沈披,次子为沈括。沈括于皇祐六年(1054)任沭阳县(今江苏省沭阳县)主簿。嘉祐八年(1063)中进士,不久升迁太史令,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次年升任集贤院校理,熙宁八年出使契丹,翌年任翰林学士,元丰三年(1080)任鄜延路经略使,元祐三年(1088)退隐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著述,病故梦溪园,时年65岁。
政绩卓著并考治经史沈括为官政绩卓著。他参与王安石变法改革,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境状,“乍而上下,乍而南北”,急流勇进。他主持司天监,改进浑仪、漏壶和日晷等仪器,编修历法。面对契丹和西夏的侵扰,他坚持自卫,力主抗战。熙宁八年(1075),他以“以死任之”的无畏气概受命出使契丹,六会辽庭,雄辩挫敌而胜。他任鄜延路经略使,率兵拒敌,元丰四年(1081)破西夏党项7万敌军于圁上。沈括治学耽经玩史,浩博而文渊。于儒学,他精熟于《孟子》,“思之而尽其义”,“行之而尽其道”(《长兴集》卷三十二)。于史学,他推崇司马迁,批评班固,所著《左氏纪传》虽未尽满人意,南宋大史学家乃认为其为研究春秋时代史事的有用典籍。于军事,他担任军器监,详定《九军阵法》(1075)。
科学成就 沈括文韬武略,著作弘富,然近世所推崇者乃是他在科学领域的诸多贡献。沈括可谓中国古代最卓越的科学家。他获得和提出了若干领先世界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在天文学领域,他在英国气象局使用肖伯纳历前800多年就提出类似的“十二气历”。在地理学领域,他早于西欧700多年制作立体地图。在地质学领域,他以螺蚌壳推论太行山昔为海滨的大陆沉积说和据植物化石推断古气候变迁,都约早欧洲400多年。在物理学领域,他以纸人粘于琴弦演示声共振,类似的实验迟至17世纪才在欧洲出现。他的许多先驱性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在数学领域,他首创隙积术和会圆术,前者为杨辉和朱世杰发展,后者为王恂和郭守敬完善并用于历法计算。在光学方面,他以飞鸢说明小孔成像和关于阳燧倒像的研究,在《墨子》和赵友钦、郑复光、邹伯奇之间建起了桥梁。《梦溪笔谈》中的一些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至今仍是最早的史料。又如,所录“秋石方”记载了世界最早的荷尔蒙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载200多条科技事项,广涉理工农医、数理化天地生各个学科。
沈括在《答崔肇书》中慨言其不能“择可为而后为”之憾事,颇能表达其心志所向。然不能“择可为而后为”尚能如此荫及后世,若能“择可为而后为”,专心致力科学,其成就必当更宏伟。沈括生当北宋,隋唐以来儒、释、道融合之势导致作为新儒学的理学的形成,“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佛老”,多种文化源流的交融汇萃使之受惠匪浅。他幼少受儒家正统教育凡12年,作为儒家弟子,学问、修养得益于《孟子》,但他也博览佛道经典。仅就现有传本只能窥其思想之一斑,难见其全貌。
沈括的《梦溪笔谈》表现了极强烈的重经验、崇理性的精神。一部《梦溪笔谈》出现44个“理”字,“天理”“地理”“物理”“常理”“至理”“色理”“义理”“自然之理”,“原其理”“伸理”“论理”“深究其理”“穷测至理”,名目繁多,委实可观。但从现有史料探讨其与理学的关系尚难。沈括身居浙西,为官又“南北颠簸”,然与宋明理学先驱和奠基人的关系,不论是“宋初三先生”“明州杨社五子”“永嘉九先生”还是“北宋五子”,几无踪跡可循。科学理性与理学哲理并进是时代的精神。沈括著《易解》《孟子解》《春秋机括》和《左氏纪传》,对儒学的这种选择与理学大体合拍,非为偶然,亦是时代所使。《梦溪笔谈》刊刻后立即受到学者的注意,其对理学的影响特别表现于朱熹的著作中。朱熹所论自然科学之问题,源于《梦溪笔谈》者为数不少,有关日月盈亏之理他力排“历家旧说”,推崇沈括,认为“惟近世沈括之说,乃为得之”(《楚辞集注·天问》)。朱熹与沈括在自然哲学与方法论方面的诸多相近之处,更显示沈括之思想对理学的影响。
著作 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一生著述不止,《宋史·艺文志》记沈括著书22种155卷,另据诸家书目和他本人著作《梦溪笔谈》尚有22种。其中儒学著作有《易解》《孟子解》《春秋机括》《左氏记传》。科技类著作有《梦溪笔谈》《乐论》《乐器图》《三乐图》《乐律》《天下郡县图》《熙宁奉元历》《熙宁奉元历经》《熙宁奉元历立成》《熙宁奉元历备草》《比较交蚀》《熙宁晷漏》《修城法式条约》《图画歌》《茶论》《沈氏良方》《灵苑方》《别次伤寒》。其‘他著作尚有《边州阵法》《使虏图抄》《乙卯入国奏请别录》《怀山录》《忘怀录》《字训》《南郊式》《阁门仪制》《熙宁详定诸色人厨料式》,《熙宁新修凡女道士给赐式》《诸敕式》《诸敕格式》《清夜录》《长兴集》《集贤院诗》《沈存中诗话》等。沈括的著作多已失传,尚传刻本有《梦溪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长兴集》残本19卷、《沈氏良方》10卷和《孟子解》等。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