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哲学_中国孔子网

人心道心

来源:作者: 2017-09-21 16:04:00

  物欲之心与合道之心。宋代儒学的重要范畴。语出《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一命题在两宋时期极受重视,成为程、朱构筑理学的依据之一。北宋程颢说:“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微,天理也。”(《遗书》卷十一)南宋朱熹说:“此心之灵,其觉于理者,道心也;其觉于欲者,人心也。”(《答郑子上》)又说:“道心是义理上发出来底,人心是人身上发出来底。”(《朱子语类》卷七十八)朱熹弟子陈淳从“理即性”的命题出发,指出:“知觉从理上发来,便是仁义礼智之心,便是道心;若知觉从形气上发来,便是人心,便易与理相违。”(《北溪字义》卷上)这种说法以为“心”“理”不尽相合,故注重于“人心”“道心”的区分。陆王学派主张心即理,故反对将“道心”“人心”割裂开来。陆九渊说:“心一也,人安有二心!”(《象山先生全集·语录上》)王守仁说:“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传习录》上)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