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
以儒家学说为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儒释道三教”。儒教尊孔子为教主,以孔子的思想学说为教义教条,具有某些宗教的特征,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旧唐书·儒学列传》说:“是以学者慕响,儒教聿兴。”此处所说儒教即指儒学,是指唐初髙祖尊崇儒学任用儒生,而促成儒学之兴旺。
儒学自汉代定于一尊,经魏晋隋唐到宋代,形成与封建社会治统相并立的道统,成为国家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儒学称为儒教便赋予国教的意义。宋儒朱熹说:“儒教自开辟以来,二帝三王述天理,顺人心,治世教民,厚典庸礼之道;后世圣贤遂著书立言,以示后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老庄列子》)朱熹称儒教自有人类以来,为二帝(尧、舜)三王(夏、商、周)治世教民之道,为后世圣贤著书立言的根据,这样推尊儒教便具有道统的意义,而以儒教为国教似乎也就颇为自然了。
儒教又称孔教,清人皮锡瑞说:“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孔教已定于一尊矣。”(《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清末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亦称儒教为孔教。他说:“今发明儒为孔子教号,以著孔子为万世教主。”(《儒教为孔子所创考》)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仍倡建立孔教,遭到章炳麟的驳斥。章氏否认儒学为宗教,否认孔子为神。他说:“盖尝论之,孔子之在周末,与夷、惠等同耳。”孔子和伯夷、柳下惠一样,是人而不是神。章氏又说:“盖孔子所以为中国斗杓者,在制历史,布文籍,振学术,平阶级而已。”(同上)这是认为孔子乃学问家、思想家,而非宗教教主。章炳麟这些见解是中肯的。儒学并非宗教,孔子亦非神。儒学在历史上属于文化思想体系,即使一度出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亦不能改变这个性质。儒学面向现实社会生活,即入世的而非出世的。它没有一个彼岸的天国。儒家思想属于一种哲理。它所追求的是理性和现实而非神灵和天堂。因此,儒教并非宗教。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