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让
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儒家所倡导的五种美德。
温良恭俭让语出《论语》:“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解释:“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子贡将孔子称赞为具备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五德的光辉形象,以此回答子禽的提问。他认为孔子所到之处,诸侯国君向他请教政治问题,并非孔子提出要求,而是国君敬信其德容而主动求教。温良恭俭让成为后世对有高度文化素养的谦谦君子的赞词。
温良恭俭让是人的内在人格美在外表仪容上的自我表现。《四书章句集注》引谢氏曰:“学者观于圣人威仪之间,亦可以进德矣。若子贡亦可谓善观圣人矣,亦可谓善言德行矣。今去圣人千五百年,以此五者想见其形容,尚能使人兴起,而况于亲炙之者乎?”从外表的威仪形容,进而窥见圣人内在的德行,从历史记载的表象而引起对儒家圣人的崇拜,所谓“尚能使人兴起”,反映出宋儒尊孔的一种心态。
由于孔子周游列国,虽说能“闻其政”,得到一些诸侯国君向他请教政治问题,但终不为所用。对此张敬夫为之做出解释,谓:“夫子至是邦,必闻其政,而未有能委国而授之以政者。盖见圣人之仪刑,而乐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终不能用耳。”(朱熹:《四书集注》引)张敬夫认为各诸侯国君由于“私欲”作怪,所以虽征求孔子所持政见,但终于并不见用。这是宋儒用反对私欲的观点寻求解释。其实当时的形势是列国纷争,诸侯争霸,大家都在寻求富国强兵之道,而温良恭俭让这一文质彬彬的形象,并不适合当时形势的需要,因之不为世用。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