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通义》
清代章学诚所撰的校雠学专著。此书写成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为章氏于编《和州志》《艺文志序例》基础上,仿郑樵的《通志校雠略》而成。原题《续通志校雠略》,4卷。乾隆四十六年,原稿盗失。章氏重定为3卷,18篇。卷一明目录学宗旨,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论断。卷二考证《汉书·艺文志》,纠郑樵、焦竑之误。卷三分析汉志得失。附外篇收序跋及文史杂论21篇。是书收入《章氏遗书》,有嘉业堂刊本,《丛书集成》本,1956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本。
章氏对史料处理强调“求书”与“治书”并重。认为郑樵作《校雠略》(在《通志》二十略中),阐明求书之要,已无遗议。但治书的方法,郑氏却未深谈。于是作是书,以畅发其旨。他所提出的治书工作,是从“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入手,而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归。遥承汉代学者刘向、刘歆父子部次群书的遗意,而又充实郑樵所未谈及的问题。故是书中,既有《宗刘篇》以溯其源,又有《补郑篇》以穷其变,对于治书,提出:①互著:一书有两用的,既可入甲类,又可入乙类。②别裁:一篇可单行的,可裁出别入门类。③辨嫌名:遇有一书数名,一人数号者,必须注明。④采辑补缀:搜录已经亡佚的书籍。⑤书掌于官:责成地方官著为录籍,以防散失。⑥广储副本:以备雠正一书,勘改讹谬。⑦有所更定,必载原文。⑧著录残逸,以补阙漏。主张分类应重图书内容,著录要写类叙和提要。这类问题,过去很少有人谈及,章氏着重提出,是继郑樵之后,将校雠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校雠学上的贡献,和他在史学、方志学上的贡献一样,主要体现在理论方面。《校雠通义》实集中国古代校雠学之大成,为目录学史之要籍。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