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经类_中国孔子网

《春秋释例》

来源:作者: 2017-09-21 16:09:00

  关于《春秋》与《左传》义例的现存最早的诠释作品。西晋杜预著。约成书于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至五年之间。原书分为40部,15卷,《崇文总目》所著录的北宋传本有“五十三例”,明末已佚,唯《永乐大典》录有30篇。清修《四库全书》,由《永乐大典》及其他典籍辑成此书,分为15卷,47篇,其中有43篇称“例”,包括《公即位例》《会盟例》等;另有4篇较特殊,为《释土地名》《世族谱》《经传长历》《盟会图疏》。今存版本除《四库全书》写本及聚珍本外,尚有扫叶山房本及《古经解汇函》本等。《释例》认为《春秋经》的“条贯”均见于《左传》,而《左传》中的条贯义例又总归于“凡”。《左传》书中以“凡”字归纳经义之处,据杜预统计共有50,称其为“五十凡”,为出自周公的“正例”。对“五十凡”的解说,即为《释例》的主要内容。《释例》对后人的影响很大,南朝齐人杜乾光曾为此书作《引序》,久佚。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