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类_中国孔子网

《大学问》

来源:作者: 2017-11-15 16:16:00

  明代王守仁以问答形式阐释《大学》思想的著作。此书在王氏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王门教典”。王守仁对于初进门的学生就用这篇文字加以启发,让他们能够借助经典开悟王学的初级道理。守仁非常谨慎,虽然思想早已成熟,但是一直不肯轻易成文发表,直到嘉靖六年(1527)他起征思田的前夕,才正式口授,由弟子钱德洪记录成文。后来邹守益编辑《大学古本》,将《大学问》附在其后。嘉靖四十五年,钱德洪又把它编在《阳明文录续编》之首,正式刊行。隆庆二年(1568),谢廷杰编《王文成公全书》,将该文收在第二十六卷。

  《大学问》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他认为人人都具有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心,这便是人的明德,人心本体。人之明德往往被私欲所蔽而变为暗昧不明,人要想成为“大人”,就要明其明德。亲民是明德的实际表现,是用来明明德的,要亲民即要把一体之仁心与父子君臣人民万物结合在一起,对这些对象施仁。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的最高原则,它也就是人心中的明德或良知,明明德和亲民都要止至善,即恰好做到至善。明明德不知止至善,骛其私心于过高,便走向虚罔空寂,这是佛老的偏颇;明明德不知止至善,溺其私心于卑琐,便走向功利之途,这是五霸的偏颇。

  第二部分解释定、静、安、虑、得等几个概念,主要阐述至善在吾心而不在外物,求之吾心就足够,求之外物就是支离决裂等观点。

  第三部分解释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等功夫的次第关系,阐述这样几个观点:①性无不善,心之本体本无不正,意念发动之后才有不正;②致知不是扩充知识,而是致吾心中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③物即是事,意所在事就是物,格即是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因此格物不是即物而穷理,而是为善去恶。该文反复强调,功夫条理似乎有先后次序,但是实际上没有先后可分。

  守仁在《大学问》中概述了自己的重要理论,如一体之仁、致良知、格物等,有助于把握他理论的全貌。文章写得平易切实,为学者指示了下学之功,而上达之机则留给人们去自悟。记录者钱德洪认为《大学问》正是医治狂禅倾向的良药。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