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子类_中国孔子网

《五行大义》

来源:作者: 2017-11-08 10:59:00

  隋代萧吉撰。分24段:《释名》《辨体性》《论数》《论相生》《论配支干》《论相杂》《论德》《论合》《论扶仰》《论相克》《论刑》《论害》《论冲破》《论杂配》《论律吕》《论七政》《论八卦八风》《论性情》《论治政》《论诸神》《论五帝》《论诸官》《论诸人》《论禽虫》。认为五行是造化之根源,人伦之资始,“万品禀其变易,百灵因其感通。本乎阴阳,散乎精像,周竟天地,布极幽明。子午卯酉为经纬,八风六律为纲纪”(《序》)。以五为度,认为天有五度以垂象,地有五材以资用,人有五常以表德。以自然现象比附社会现象,具有神秘主义倾向。如认为人受木气多,其性怀仁;受火气多,其性尚礼;受土气多,其性有信;受金气多,其性含义;受水气多,其性多智。但也透露出一些哲学、伦理、政治思想,如名以定体,重德轻刑等。《隋书·萧吉传》未提及此书,唐宋《艺文志》也未著录。是书所论阴阳五行不出汉儒范围,其所援证部分载有亡佚之书,有史料价值。《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六集《题五行大义后》称:“隋萧吉《五行大义》失传已久,近德清许氏得自日本佚存丛书中,既校而刊之矣。”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