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何集》
清初熊伯龙编著的中国古代反对宗教神学和迷信禁忌的无神论思想资料集。成书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后经其几代子孙增订,乾隆五十九年(1794)由衡衡子刊行于世。1925年沔阳卢氏又据衡衡子原刻本影印,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全书14卷。前12卷主要是选录王充的《论衡》中“辟神怪祸福之说”及其他古书中的有关资料,加上自己的评论。本名《论衡精选》,又名《无何集》,盖取《荀子·天论》篇:“雩而雨,何也?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第13卷别题《委宛续貂集》,以选录诸家“辟佛教”之说为主,也是熊伯龙辑录的。第14卷别题《勿广余言集》,是由熊伯龙的儿子熊正笏编辑的。
《无何集》反对神学目的论和天人感应说,认为祥瑞灾异并非天的有意安排,仅有时与人事偶然巧合。“自古及今,富贵贫贱,以及夭寿之不齐,勋业文章与夫贤愚之传世与否,皆适逢耳。”(《无何集·幸偶》)反对君权神授说,说它是欺人之谈,认为国家之兴盛在于“君尊贤臣,远佞人,重农事,薄税敛,爱人节用,政修事举”(《无何集·古今类》)。提出了发扬儒家之道,就要不信妖异,不信鬼怪。它还提倡神灭论的观点,反对佛教轮回说,认为人死后,精神“犹火灭随风而散”(《无何集·鬼神类》),不复存在。
《无何集》对后世颇有影响。吴云溪曾评价说:“《无何集》一书,非大有识见者不能作,非大有学问者亦不能作。不读此书,生只算醉生,死只算梦死。”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