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集类_中国孔子网

《读书录》

来源:作者: 2017-11-15 15:46:00

  明代薛瑄的重要著作。共23卷,读书录11卷,续录12卷。两录之首,皆有自记,言其因张载“心有所开,不思则塞”之语,故自录随时所得,以备屡省。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说:“《读书录》大概为《太极图说》《西铭》《正蒙》之义疏,然多重复杂出,未经删削,盖惟体验身心,非欲成书也。”《读书录》所论多为理气、性理问题。在理气问题上,提出理在气中、道在器中、太极在阴阳中的观点,认为:“理气二者,盖无须臾之相离也,又安可分孰先孰后哉!”(卷三)对朱熹的观点有所修正和发展。在理性问题上,坚持性即理、“性之一言,足以谈众理”的观点,并提出“尽心功夫,全在知性知天上”。在修身、治学问题上,主张“居敬有力则穷理愈精”,“学问实自静中有得”(卷二),完全接受了朱熹的思想。《读书录》被后世程朱学派视为明代“正学”主要著作之一,其中“一气流行,一本也”的命题,后来为罗钦顺等人所发展。《读书录》有明嘉靖四年刻本;万历年间侯鹤龄删去重复,归类编次为《读书全录》。清乾隆十一年(1746)又按薛氏原书刻印,收入《四库全书》。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