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数之辨
关于易象与易数哪一个更为根本的讨论。元明时代易学领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易象与易数哪一个是第一性的?
所谓象即是卦象与物象,数即是阴阳奇偶之数、七八九六之数等。关于它们之中何者为第一性的争论早在宋代已经开始。邵雍提倡数学易,以为“数生象”,在阴阳奇偶之数的基础上论述卦象的变化。他的理论受到程颐的批评。程颐以理为世界本原,主张“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象学派代表人物黄震认为有气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数是象的一种规定性。
在元明时代,易学的象数学有了新的发展,数学派著名道士雷思齐,以邵雍理论为基础,推演出许多图式,来解释易的原理。他认为,数是宇宙中最根本的东西,先有数而后才有象。
明代著名象学派易学家来知德发展了易图理论,他认为在易中最重要的是象,“舍象不可以言易”,《易》的全部内容可概括为象、辞、变、占,但其中象即卦爻象是基础,易理全由卦爻象来给以解释。易图是对象的说明,数也是象的表现。
明末清初,方孔炤集北宋以来象数学之大成,写成《周易时论合编》一书,将象学派与数学派的理论综合起来,认为在天地间,在《周易》中,象数理气是结合在一起的。气是根本的实在,象数是气化的形式与度数。如果像张载所说,“虚空即气”,那么也可以说“虚空皆象数”。理是气化的规律,它存在于气与象数之中,而不在它们之外,对理的研究不能脱离象数。因此象数是易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象数之学为易学的正统理论,只有这种理论才能防止离开气和象空谈义理的倾向,以及将易蜕变为占卜术的倾向。方氏的理论,批评了程颐的唯理的偏向和邵雍的唯数的偏向,突出了气与象,但又不否定理与数的意义,是象数之辨乃至象数学与义理学的比较好的总结。
编辑:李婕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